(SeaPRwire) – 台北,台灣 – 分析人士表示,無論北京必然會以「憤怒」和「受傷的感情」回應,美國都應該增加並促進與台灣政府和台灣軍方的官方和非官方聯繫。
專家表示,美國官員、學者以及智庫、基金會和研究所成員之間的交流,對於將準確的信息傳達給美國和台灣公眾及其各自政府至關重要。
週四,羅納德·里根總統基金會和研究所的一個代表團會見了台灣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和外交部長林家龍。
林家龍在接受《數位時代》獨家採訪時表示:「我們深切感謝美國朋友們的兩黨支持,並歡迎來自美國和志同道合國家的代表團。」
這位外交部長補充說:「這些訪問展示了對台灣的具體支持,並有助於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這對全球安全與繁榮至關重要。」
羅納德·里根總統基金會和研究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大衛·特魯利奧在台北表示:「我們會見了總統、副總統、外交部長和其他政府領導人,以推進里根總統的遺產以及我們共同的自由和民主、經濟機會以及和平力量的價值觀。」
特魯利奧補充說,台灣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也是美國重要的經濟夥伴」,對台灣的訪問——由美國民間社會團體、基金會、智庫和美國政府官員——是「維持與台灣領導人關係、應對挑戰和機遇以及明顯促進共同價值觀的寶貴機會」。
里根基金會由國家安全和商界領袖組成,在為期一周的台灣訪問期間,會見了台灣三大主要政黨的代表以及台灣高級政府官員。台灣是一個自治島嶼,從未受中國統治。北京聲稱台灣是其領土,從不放過任何機會對其所稱的「分裂勢力」發表誇張的聲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4年的新年致辭中聲稱,「統一」是「歷史的必然」,儘管雙方分治已超過70年。北京拒絕承諾只尋求和平的「統一」方式,並表示保留使用武力的選擇。
雖然外交部長林家龍沒有直接提及美國大選前時任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關於「台灣應該為我們的防禦付費」的言論,但他並沒有迴避這個問題。林家龍在接受《數位時代》採訪時表示:「自2016年以來,台灣的國防支出增加了80%以上,在2024年達到200億美元。如果將2025年的軍事採購特別預算包括在內,台灣的軍事支出預計將佔中央政府年度預算的20%——高於美國。」
這是里根基金會第二次在短短兩年內率團訪問台灣。該基金會最近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大約70-75%的美國人——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都支持如果中國做出使用武力攻擊台灣的不明智選擇,就採取強硬措施。例如,絕大多數人同意,如果發生攻擊,美國應該立即承認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
目前的現實是,中國面臨著重大的國內挑戰,並不處於強勢地位。2022年,儘管威脅要承擔「嚴重後果」,但當時的眾議院議長[姓名被移除]訪問了台灣,而中國的回應幾乎沒有「嚴重」。次年,共和黨掌控眾議院後,時任總統蔡英文在加州停留期間會見了當時的眾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這是台灣總統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首次在美國本土會面。
中國以三天軍事演習和模擬封鎖台灣作為回應,但這些演習和行動並沒有展示美國或台灣國防部門之前不知道的新能力。蔡英文總統在2023年會見麥卡錫後表示:「為了維護和平,我們必須堅強。」,這明顯是影射前總統羅納德·里根。
「中國可以而且會對訪問,尤其是有在職美國政府人員參與的訪問,大發雷霆。」李安·基恩通過電子郵件告訴《數位時代》。「但我們不能讓模擬封鎖和向海中發射火箭的戲劇性行為以任何方式阻止美國與台灣之間更緊密的交流。」基恩是美國非政府組織台灣公共事務協會的成員,他指出,他的組織大力支持並幫助台灣旅行法在國會通過並由時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於2018年簽署成為法律。
台灣旅行法——中國預料之中地對此進行了嚴厲批評——取消了以前許多美國官員前往台灣旅行的限制。基恩指出:「該法案在美國參議院獲得一致通過。我認為中國稱之為『紅線』只會讓該法律的支持者,例如[姓名被移除]和[前]俄亥俄州共和黨眾議員史蒂夫·查博特更有膽量,這正是回應中國共產黨欺凌的正確方式。」
外交部長林家龍告訴《數位時代》,台灣政府期待與新一屆美國政府合作。「加強經濟夥伴關係也很重要,」他說。「台灣企業,例如在亞利桑那州投資650億美元的台積電,正越來越多地投資美國。」林家龍指出,台灣總統賴清德強調了台灣全球作用的重要性,林家龍引用賴清德的話說:「台灣越安全,世界就越安全。」
美國與中國因台灣爆發戰爭將對兩個超級大國和全球造成災難性後果。除了可怕的人員傷亡外,[組織名稱被移除]在2024年估計,這樣一場戰爭的「代價」可能約為10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的10%——「遠遠超過烏克蘭戰爭、新冠疫情和全球金融危機的打擊」。增加美國和台灣之間的聯繫以建立信任並傳輸準確、無偏見的信息是確保這種衝突永遠不會發生的主要關鍵。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