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華盛頓簡報》(The D.C. Brief)的一部分,這是TIME的政治新聞通訊。在此註冊接收類似內容。
在她的黃金時代,沒有人——不論男女,不論身穿紅藍隊的球衣,不論掛著溫和派或進步派的標籤——能與黛安·范士丹相匹敵。在來到華盛頓之前,她已經歷過兩次競選舊金山市長和一次競選加州州長的失敗,更不用說1978年一位前同事在舊金山市政廳刺殺她的朋友的創傷了,所有這些都讓她更珍惜每一次勝利。
而她確實贏得了勝利。
作為參議院中在任時間最長的女性,范士丹參議員已於90歲高齡辭世,作為參議院中最年長的成員。並未公佈死因,但近幾個月來,她的健康問題在華盛頓乃至更廣泛的地區引發了許多討論,關於一位有權勢的立法者應該在國會逗留多久才算夠久。她在2月因帶狀疱疹住院,後來被確診為腦炎,很快就受到有關她健康和遺產的謠言和揣測的困擾,但范士丹拒絕屈服,堅持保住了她的席位。 儘管華盛頓人對她的選擇咬牙切齒,但它具有實際的好處:如果拜登總統有機會提名一位最高法院大法官,她的投票將允許提名在全參議院通過;沒有范士丹,提名可能陷入僵局。 作為參議院中最富有的成員之一,范士丹本可以退休到舊金山灣區,但她選擇留在華盛頓比她的批評者更久。他們看到了頭條新聞,而她看到了尚未實現的麻煩。
黛安·范士丹1933年出生於舊金山,是家中三個女兒中的老大,這位未來的加州資深參議員展開了毫不含糊、誠意十足的政策抱負。基本上,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沒有任何政策能逃過范士丹貪婪的政策胃口。槍支安全。愛滋病流行。政府透明。性別平等。LGBTQ權利。這些政策都因范士丹的命令而開始走上新的軌道,她似乎對全國政治趨勢漠不關心的態度幫助她避開了民主黨內的左傾轉變,1984年她曾被考慮為副總統候選人。 儘管她來自舊金山政界,但要描繪她的歷史性身份,不得不回顧當年派她進入華盛頓的加州,也離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前州長和剛卸任總統的身份不遠。她知道她的家鄉州不僅僅是其本身的刻板印象,她也不允許任何人將她與某個軟弱的女繼承人混為一談。
她1992年當選不久,就與新同事,愛達荷州參議員拉里·克雷格(Larry Craig)就一項禁止攻擊性武器的法案在參議院辯論中發生衝突。 “加州的女士需要更瞭解火器及其致命特徵,”克雷格說。 范士丹打斷他說:“我非常熟悉火器。 我是通過刺殺成為市長的。”
如果已故參議員愛德華·M·甘迺迪(Edward M. Kennedy)是參議院之獅,那麼范士丹就是它的母獅,但她並非總是跟著群體。當她認為不明智時,她就會踩到傳統的紅線。 她在所謂的“女性年”(1992年)當選後不久加入參議院,當時克拉倫斯·托馬斯(Clarence Thomas)確認聽證會引發了轟動,包括全男性、全白人的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向安妮塔·希爾(Anita Hill)提出關於她遭受性騷擾指控的質疑。當時的委員會主席喬·拜登(Joe Biden)在她到達華盛頓後不久就招募她加入他的小組。多年來,她一直警告羅伊訴韋德案(Roe v. Wade)正處於危險之中,並以此為理由投票反對小布希(George W. Bush)的最高法院提名約翰·羅伯茨(John Roberts)和塞繆爾·阿利托(Samuel Alito)。
從司法委員會和她在低調但有權勢的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職位,她重塑了幾十年的美國政策。 她在間諜的反對下,解密了一份關於中情局酷刑計劃的報告摘要,甚至連巴拉克·歐巴馬的反對也無視了。 她證明自己是美國間諜活動的鷹派捍衛者、小布希“反恐戰爭”的忠實支持者,但也制衡。
但她在特朗普執政期間司法委員會所做的決定,讓她成為左派的敵人,包括她處理克里斯汀·布拉西·福特(Christine Blasey Ford)的保密信件的方式,信中指控最高法院提名人布雷特·卡瓦諾(Brett Kavanaugh)在高中時曾性侵犯她。 她在艾米·柯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法官確認聽證會上的表現,實際上結束了范士丹作為司法委員會民主黨領袖的統治;當她擁抱林賽·格雷厄姆參議員並稱讚巴雷特法官的聽證會是她參與過的“最好的”聽證會之一時,她的同事們感到惱火。 不久後,她辭去了該小組的民主黨高級成員職務,並且不久後表示,她將不會擔任參議院臨時領導人暫代,讓她退出了總統繼任順序。
范士丹可能舉止高雅,但她真實的自我是那個在地下走廊攔截同事並為跨黨派的朋友舉辦晚宴的人。 她從未停止尋找交易,很少在沒有願意為更大的目標獻出的東西的情況下進入任何會議。 儘管大多數其他參議員從反對黨的加州眾議院同事那裡招來挖苦或翻白眼,但很難在加州共和黨代表團中找到一個願意分享有關范士丹負面言論的人;當眾議員遇到僵局時,他們知道可以打電話給她的辦公室來解開僵局。
在同一個席位上呆了近30年後,范士丹在2018年面臨艱難的重提名鬥爭,但她生存下來,這可能暗示加州民主黨人已準備嘗試一些新事物。 范士丹不為所動,漠視批評,全力以赴連任第五屆。
所有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