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PRwire) – 世界各國政府同意要於 2030 年之前將可再生能源的三倍,這項目標已於去年 12 月的聯合國氣候峰會中提出。
然而,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正產生許多障礙,必須加以克服才能達成目標。
以下列出太陽能、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專案面臨的主要障礙:
歐洲和美國的央行已提高利率以對抗通貨膨脹。這對可再生能源造成的打擊比對化石燃料專案的投資還要嚴重。
可再生能源的初期建設成本較高,包括建造風力發電場、太陽能電池陣列等,而這些成本仰賴借貸。之後的營運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風和陽光當然是免費的──但高利率使得新專案更難以啟動。
在許多情況下,解決方法就是提高電網上供電的約定價格,以涵蓋附加成本。
現今的通膨不僅影響食品和租金,還波及建築風力或太陽能設施所需的電纜、動力渦輪機、建材和服務。唯一例外的是太陽能面板,由於中國大量生產,價格大幅下降。
由於缺乏熟練的工程師、原材料和複雜機械設備的製造能力,訂單積壓和供應延誤問題日益嚴重。可再生能源專案需要的新風力渦輪機或連接電網的變壓器,其交貨時間比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可能要長幾個月,甚至更久。
所謂的「我家後院不准」(NIMBY)症候群在許多地方仍然是個問題。例如,德國南部巴伐利亞邦就以抗拒在其風景區設立風力渦輪機的噪音和外觀而聞名。
儘管德國政府在失去用於家庭供暖、發電和工廠動力的實惠俄羅斯天然氣後,積極推動更多可再生能源,但裝設施仍舊落後。
由於政府補助或其他信貸擔保不確定,低收入國家長期以來一直面臨比全球富裕地區更高的借貸成本。
據曾在國務院任職、現任華盛頓特區能源發展中心負責人的托德·莫斯 (Todd Moss) 表示,以目前的利率計算,今天在迦納建造的類似設施,比在美國建造的成本高出兩倍,光是利率就造成這樣的差異。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