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服貿會 | 以會為橋 共探中醫藥傳承與創新路徑

香港,2025年9月22日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當前,全球服務貿易正加速向數位化、綠色化轉型,為傳統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隨著健康中國戰略深入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如何推動傳統中醫藥產業適配時代需求、融入現代生活,成為全行業共同面臨的課題。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作為全球服務貿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為中醫藥行業展示創新實踐、共用發展思路提供了重要契機。在活動期間,央視網對話北京同仁堂集團總經理助理、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董事長嚴晗,共同探討中醫藥產業高品質發展的新路徑。

提問:全球服務貿易數位化、綠色化趨勢下,本次活動為中醫藥行業打破傳統發展壁壘、實現創新升級提供了哪些機遇?對中醫藥的科研與服務的創新模式方面有哪些建議?

回答:面對全球服務貿易發展浪潮,中醫藥行業需主動融入數位化、智慧化轉型,以服貿會等跨領域平臺為紐帶,推動全產業鏈創新升級,這是行業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共性選擇。生產環節,行業內各類企業可普遍加快智慧化改造,構建綠色生產體系,通過技術反覆運算提升生產效率與環保標準,既順應全球綠色貿易趨勢,也滿足產業可持續發展需求。

科研與服務領域,中醫藥行業可借助服貿會的展示與互動功能,推廣可複製的創新模式:科研層面,可推動行業共性技術平臺的核心研究功能模組化、視覺化呈現,鼓勵各類科研主體引入高解析度分析技術手段,針對藥材的外觀形態、有效成分、微觀結構開展系統研究,為藥材品質評價、藥效機制研究提供科學支撐,進而為疫病防治相關的藥物研發、方案優化提供穩定可靠的理論與資料依據,並在此基礎上健全全行業統一的藥材品質管控標準化體系;便民服務層面,可聯合行業力量開發多維度分類的智慧服務工具,按”病症分類””人群分類””場景分類”優化藥品查詢邏輯,説明公眾快速匹配所需藥品,縮短尋藥週期、提升服務效率,讓中醫藥服務更廣泛地覆蓋大眾日常需求。

提問: “健康中國”戰略與中醫藥振興發展頂層設計,對行業發展提出了更高標準。在此背景下,中醫藥行業內的龍頭主體應承擔哪些引領責任?如何實現與國家戰略的深度契合? 

回答:中醫藥行業發展需緊密對接國家頂層設計,龍頭主體應發揮”引領者”作用,通過可複製的舉措帶動全行業升級,助力”健康中國”戰略落地見效。

傳承創新方面,全行業可共同加強戰略規劃與品牌建設,明確中醫藥傳統品牌的發展定位,優化資源配置與市場化改革路徑,同時建立行業統一的監督評估機制,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潛力與創造力;此外,可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參與”中華老字型大小””地方老字型大小”申報,提升中醫藥行業整體品牌影響力與文化價值,為產業長遠發展築牢基礎。

品質與科技層面,行業需以標準化建設為核心,嚴格對標中藥生產品質規範,加大全行業研發投入力度:一方面聚焦臨床實際需求,開發以病種、專科為導向的治療與康復系列產品,加快中藥創新藥、經典名方製劑、改良型新藥研發進程,探索院內製劑向市場化創新藥轉化的通用路徑,同時佈局契合大眾需求的快銷類大健康產品;另一方面,推進經典名方開發利用與全行業藥材溯源體系建設,探索人工智慧在藥物研發、生產製造、醫療養老等領域的行業性應用,完善科研激勵機制,可試點推行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制度,激發全行業創新活力。

提問:中醫藥承載千年文化底蘊,而新時代年輕消費群體需求更趨多元,在新時代,我們如何平衡”老字型大小”的歷史傳承與面向未來、吸引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可從多角度展開講講有哪些具有普適性的創新路徑?

回答:中醫藥行業的傳承,核心是堅守製藥匠心與傳統理論精髓,在此基礎上需通過大眾化、年輕化創新,讓中醫藥融入現代生活,這是行業擴大受眾群體的關鍵方向。

產品創新上,全行業可圍繞一日三餐、日常養生等高頻生活場景,開發兼具中醫藥功效與現代消費習慣的產品。例如,在食品領域,可將傳統草本成分與巧克力、糕點、零食等結合,讓養生從”傳統熬煮”轉變為”便捷享用”;飲品領域,推出無蔗糖、 無色素、無香精的草本飲品,結合電解質補充、口感優化等特點, 適配年輕群體對健康與便捷的雙重需求,這類產品開發模式可在行業內廣泛推廣。

需求滿足上,可針對不同人群與場景打造精准化服務方案:面向職場人、女性、兒童、老年人等細分群體,設計差異化的健康產品組合;圍繞運動健康、日常護理、情志調理等場景,開發專用產品與配套服務,讓中醫藥覆蓋更多生活維度,這種場景化服務思路可成為行業通用做法。

生態構建上,行業可打破單一產品邊界,推進跨領域融合:聯合食品企業開發功能性食品,結合文化IP、文旅資源打造中醫藥文創產品,探索中醫藥與餐飲、茶飲等行業的跨界合作,推出含草本成分的咖啡、烘焙食品等,讓中醫藥從”藥品場景”延伸至日常消費場景。這些創新路徑具有行業普適性,既能傳承中醫藥核心價值,又能有效吸引年輕群體,推動中醫藥養生理念成為大眾生活共識。

Copyright 2025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