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致命火災為何如此嚴重——而且這不是第一次

人們在2025年11月27日中國香港大埔區的宏福苑觀看住宅大樓持續燃燒

(SeaPRwire) –   至少55人死亡,官方死亡人數可能還會上升,香港消防員仍在撲滅這場24小時前爆發、持續摧毀一個多座屋苑的致命大火,這是該市有史以來最致命的火災之一。

這場位於大埔東北區宏福苑的火災,該屋苑是1980年代建造的八座大樓綜合體,於週三下午開始,並蔓延至屋苑的七棟建築。到了晚上,該市將火警升至五級——這是該市最高的嚴重程度。火勢於週四持續燃燒,但到當地時間下午3點(美國東部時間凌晨2點),其中四座大樓的火勢已被撲滅,另外三座則「受到控制」。

當局仍在調查火災原因,但初步調查結果指出,火勢蔓延的「異常」速度可能受到易燃材料的助長。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官員正在調查建築物外牆的「保護網和薄膜,以及一些防水帆布和塑膠片」,這些可能「比一些符合規定的材料更猛烈、更迅速地傳播火勢」,以及「窗戶上黏貼的發泡膠板」。

該市歷史上使用的竹棚架,自2024年起宏福苑的建築物一直進行翻新,也在這次火災中被點燃。根據一份報告,香港消防處抵達屋苑時發現棚架和建築物上的綠色網布已著火。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影片也顯示,大火已燒穿網布,只剩下竹棚架。

週四早些時候,香港警方宣布逮捕一家建築工程公司的三名個人,他們涉嫌誤殺,因為警方發現他們安裝了發泡膠板。一位發言人表示,警方「有理由相信該公司的負責人嚴重疏忽,導致了這起事件並使火勢迅速蔓延。」

宏福苑火災的死亡人數預計仍將上升,因為數十人已被送往醫院,數百名居民仍下落不明,但它已經超過了過去造成41人死亡、81人受傷的火災傷亡人數。

但香港過去也發生過許多火災,這些火災與宏福苑事件一樣,都有各種特定的原因,但也常有一些共同因素導致其致命性。

密度

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半自治特別行政區,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人口密度極高。許多建築物彼此相鄰,特別是在香港島和鄰近的九龍,這使得火勢容易蔓延。 

然而,該市大部分高人口密度也歸因於劏房的普及——這些小隔間有時像動物籠子一樣,居民可以擠在裡面居住,而租金僅為標準香港公寓的一小部分。

2024年4月,九龍油麻地一棟60年樓齡的舊樓發生火災,造成五人死亡、數十人受傷。當時《南華早報》在一篇關於這些房屋相關風險的報導中解釋說,雖然香煙可能引發了火災,但消防員表示,樓宇內的劏房和「結構改動」使救援工作複雜化。

十三年前,九龍旺角也發生一場火災,造成九人死亡、34人受傷,逾百人無家可歸。當局當時表示,劏房阻礙了建築物的出入口,加劇了危險。

經濟困境

香港也是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這個中國飛地裡的個人和企業常常尋求節省成本的捷徑,而這些捷徑在火災發生時,最終證明代價極為高昂。

劏房是對住房短缺的一種回應,許多居民為了有地方住而放棄了安全要求。

防火設施也很昂貴。在2024年油麻地火災中,據報導,該建築的業主在籌集資金以遵守消防安全規定方面遇到困難,一位區議員指出,「升級消防設施和設備的成本越來越高,特別是在招標過程中,這並沒有幫助。」

竹棚架,被認為與最新火災的破壞有關,也被建築公司視為一種廉價替代品,儘管該市一直在推動「逐步在公共建築工程中更廣泛地採用金屬棚架」,一位局方官員引用了竹子的「固有弱點,例如機械性能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劣化以及高可燃性等,引發了安全問題。」

執法不力

該市的政治人物已經指出許多舊樓狀況不佳,需要更好的防火措施。

但以往的火災表明,政府命令的遵守情況一直很差。在2024年油麻地火災中,該市屋宇署早在2008年就向涉事樓宇的業主發出了消防安全命令——包括要求他們更換防火門並為建築物配備更多防火材料。但有報導指出,儘管屋宇署進行了跟進,該命令仍未被遵守。

自該火災以來,立法者通過了一項法律,使政府能夠實施消防安全改善工程,並針對不遵守規定的業主。但有報導指出,違規行為仍然存在,包括公共通道被雜物堵塞,以及綜合用途建築和工廠大廈的防煙門被打開。

最新的政府數據顯示,截至一月,香港已發出數萬份消防安全通知,這是對老舊高風險建築物進行檢查後發出的。其中超過300份通知涉及檢控或定罪。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