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產業基礎+AI前瞻佈局組合拳 聯控半年純利大漲144%

香港,2025年8月29日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據香港財華社報道,近期港股市場震蕩上行後出現調整態勢,恒指於8月25日盤中觸及25,918.86點,創下近四年新高,科技股一度成為上行重要力量,但次日三大指數集體調整,這也反映了市場情緒開始趨於謹慎,以及對政策效果持續性和基本面實質改善的後期觀望態度。8月中下旬,港股中報密集披露,市場焦點從「預期」轉向「兌現」。業績超預期、指引上修的個股有望繼續受益,而這其中就包括筆者長期關註的,以產業運營與投資為主業的聯想控股(3396.HK)。 業績公告顯示,聯想控股上半年收入2815.8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1%;凈利潤41.76億元,同比增長49%;歸母凈利潤6.99億元,同比錄得高達144%的大幅增長。公司表示,這歸因於產業運營板塊主要企業的盈利能力持續改善,以及產業孵化與投資板塊投資業務虧損同比收窄。 除了突出的業績表現,上半年以來,聯控活躍的股價表現也能從側面反映出,公司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市場關註。比較集中的兩次大漲,分別受益於年初DeepSeek和具身智能成為市場關註點;以及7月至今,受A股上漲帶動,科技、醫藥等板塊表現活躍。由此不難看出,聯控在AI、醫藥等科技領域的投資佈局又一次站在了市場風向的前沿,同時依托企業本身的產業基礎,這套組合拳體現了公司戰略的韌性與前瞻性。 夯實產業基礎 引領綠色發展 文章開頭提到公司業績大漲受益於產業運營板塊主要企業的盈利改善,而這裏面最為突出的就是旗下的聯想集團。最新數據顯示,2025/26財年第一季度,聯想集團個人電腦業務表現強勁,市場份額創下24.6%的歷史新高;同時AI PC滲透率持續提升,在Windows AI PC類別中穩居全球第一,市場份額達31%;此外,聯想集團的多元化增長引擎也保持動力,非個人電腦業務的佔比進一步提升至48%,並持續維持高利潤率水平。 此外,聯控也持續響應綠色發展的政策方向,旗下聯泓新科堅持以綠色技術引領綠色產業,目前新投產項目正逐漸進入產能釋放階段,其新佈局的綠色產業項目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鋰電隔膜材料、碳酸酯鋰電溶劑、PLA等項目均已進入產能爬坡期,而EVA、POE光伏膠膜料和PPC項目計劃則將於2025年建成投產。 從中可以看到,穩健的產業基礎始終是支撐聯控業績穩中有升的重要基石,預計來自多方面的增長動力將進一步提升其未來盈利能力。 持續深耕AI領域 領先佈局具身智能 能夠把握住資本市場的風口,受到科技板塊本輪上漲趨勢的帶動,也離不開聯控對於當下科創核心競爭領域——人工智能的領先佈局與持續深耕。公開資料顯示,聯控體系近年來一直加大在人工智能的佈局和應用推廣,並致力於構建AI+應用生態圈,目前已累計投資AI企業超270家,是當下在AI投資領域體系最完整、企業數目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的投資機構之一。與此同時,聯控圍繞「人工智能+」行動,在AI與科技、產業、消費、民生、治理及全球合作六個重點領域的融合上,都有代表性案例。諸如被投企業百圖生科上半年發佈了全球首個AI生命科學基礎大模型驅動的生成式發現系統,華翊量子研發了世界首個基於二維離子量子比特陣列的通用離子阱量子計算技術架構,圖靈量子則參與建設了國內首個量子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上半年,聯想集團還推出了自研的超級智能體矩陣,面向製造業、農業、企業需求等多個領域。現階段,超級智能體已嵌入到聯想的產品中,並成功與頭部企業和代表性城市落地業務合作。 與此同時,AI領域的下一個風口也已顯現。4月發佈的《2025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研究報告》指出,預計到2030年,我國具身智能市場規模將達1037.52億元,佔全球市場比重近半,達到44.6%。而聯控及旗下成員企業通過自主研發、股權投資等方式,一早已實現了在該新興領域從上遊核心技術到中遊機器人本體製造再到下遊應用落地的多元化佈局。 以聯控體系所投企業星動紀元打造的端到端原生機器人大模型ERA-42為例,這款具身智能通用大模型具備強大的泛化、自適應和規模化能力,結合星動紀元為AI打造的全新硬件平台,可以快速實現具身智能體軟硬件協同進化和商業化落地。聯想集團打造的聯想晨星機器人則已經能夠為工業應用提供高效智能的解決方案,幫助國家電網、中煙集團等工業製造企業在多個場景下實現高效安全作業。目前,聯控在具身智能領域的投資企業已達40家,位列行業前沿,這一高效佈局不僅斬獲了資本市場的關註與認可,筆者看來也將同樣為公司帶來長遠的效能釋放。 聚焦科技創新研發 加速實現資源回流 研發投入一直是聯控聚焦的重心,半年報數據顯示,公司持續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投入力度,上半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6%至85.13億元,再創半年歷史新高。除了研發投入,這家公司也始終專註於技術攻堅,目前與中國科學院相關院所共同開發的相關課題被國家科學技術部列入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正在開展的PEEK(聚醚醚酮)相關技術開發則在醫療、半導體、人形機器人等高端新興領域具有廣闊發展前景。正如聯想控股副總裁、前瞻技術研究院院長于浩早前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所表示,長期研發投入和技術自主化攻堅,共同構成了聯想控股在科技創新發展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關鍵詞。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方面資本市場前期動蕩對該公司公允價值造成的不利影響,已隨著大市環境的回暖與公司投資虧損的收窄而不斷改善;另一方面,接下來更值得投資者與市場關註的,是聯控聚焦科技主業、剝離非核心資產的進度。據筆者觀察,近年來聯控持續優化投資組合,回籠投資資金,自2022年以來,公司通過分紅和退出方式累計回流現金超270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公司對科技創新的前瞻性投入和佈局。隨著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不斷推進,聯控進一步加速實現資源回流,今年上半年通過分紅和退出的方式共計回流現金35億元。與此同時,回流資金也被用於進一步聚焦主業,上半年新投和追加投資中國科技企業超50家,以此形成了能夠持續提高公司投資效率、強化科技創新整體佈局的良性閉環。 從堅實穩健的產業基礎盤,到長期耕耘的科創前瞻佈局體系,聯控可以說不僅走得穩,也一直走在市場的前沿。而目前,該公司正處於推進轉型和價值重塑的關鍵時期,上半年取得的成績也進一步證實了聯控的戰略眼光和運營實力。值得投資者期待的是,在其深化「科技創新、產業運營」戰略的良性節奏推動下,聯想控股將能夠繼續強化其產業協同和資源整合能力,優化資源配置的顯性與長期價值,從而有望進一步提升估值空間,釋放增長勢能。 Copyright 2025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

AI築基 創新賦能 聯想控股2025上半年歸母淨利6.99億

香港,2025年8月29日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聯想控股」或「公司」;股份代號:3396.HK)於今日公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個月(「報告期」)未經審計簡明綜合中期業績。2025上半年,聯想控股繼續堅持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主線,穩中求進,產業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同時公司持續加強科創領域投入,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以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報告期內,聯想控股實現收入2,815.8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1%;凈利潤41.76億元,同比增長49%;歸屬於本公司權益持有人凈利潤6.99億元,同比增長144%,受益於產業運營板塊主要企業的盈利能力持續改善,同時產業孵化與投資板塊投資業務虧損同比收窄。 加大研發 深化佈局 聯想控股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在加快鞏固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積極開辟新領域,特別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的佈局,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加大科研和創投力度,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6%至半年新高的85.13億元。旗下聯想集團牢牢把握混合式人工智能崛起機遇,憑藉前瞻佈局和高效執行,以創新成果驅動各業務協同共進。聯泓新科研發創新持續取得新進展,報告期內新增授權專利22項。其固態電解質分散劑、矽碳負極粘結劑等新型電池關鍵功能材料通過下遊客戶試用驗證;開發出了多款聚烯烴新型催化劑;完成了15個新產品的開發以及PEEK(聚醚醚酮)產品中試,在醫療、半導體、人形機器人等高端新興領域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佈局方面,聯控體系支持國家科技自立自強,上半年累計投資科技項目超50個;推動5家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另有超10家企業進入上市程序;在市場較為關註的醫藥醫療和具身智能領域,投資企業數分別超110家和40家,均位列行業領先水平。 AI築基 產研共生 通過多層次體系化的科技創新,聯想控股一如既往地積極推動AI賦能千行萬業,圍繞「人工智能+」行動,在AI與科技、產業、消費、民生、治理及全球合作六個重點領域的融合上,都有代表性案例。報告期內,聯想集團推出自研超級智能體矩陣,標誌性科技產品全球領先,AI PC目前已佔到聯想集團個人電腦總出貨量30%以上,在Windows AI PC類別中,以31%的市場份額穩居全球第一;AI服務器增長同比翻三倍,繼續位列全球前列;面向AI終端的「天禧生態」、面向AI基礎設施的「萬全生態」和面向AI解決方案及服務的「擎天生態」已與超過2,000家夥伴展開深入合作,讓創新AI技術、產品與應用加速滲透。旗下聯泓新科、富瀚微、拉卡拉等企業也在全力推動AI落地,豐富行業優秀實踐,例如富瀚微積極推動技術升級和產品叠代,推出了超高像素陣列產品、基於AI-ISP算法的低照度全彩攝像機等。同時,公司致力於構建AI+應用生態圈,累計投資AI企業超270家,是目前該領域體系最完整、企業數目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的投資機構之一,不斷推動中國AI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向綠而行 質效雙升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聯想控股始終堅持的理念,並將其充分融入到業務發展之中。聯想集團再獲MSCI ESG評級最高等級AAA級;其推出的ESG解決方案「樂循」,能夠幫助客戶監測工廠關鍵ESG指標;天津園區還榮獲CESI Certification頒發的「生態級碳中和工廠」證書。聯泓新科新佈局的綠色產業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鋰電隔膜材料、碳酸酯鋰電溶劑、PLA等項目均進入產能爬坡期,EVA、POE光伏膠膜料和PPC項目計劃於2025年建成投產。正奇光能的高效N型電池片項目持續推進技術改進與工藝優化,TOPCon量產效率提升至27.10%,良率穩定在97.5%以上,躋身行業第一梯隊。 未來,聯想控股將進一步深化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鍛造產業韌性,優化資源配置,積極推動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構建企業主導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不遺余力地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中國式現代化和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做出更大貢獻。 Copyright 2025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

AI-Powered Foundation, Innovation-Driven Empowerment, Legend Holdings Reports RMB699 Million in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Parent for 2025H1

HONG KONG, Aug 29, 2025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Legend Holdings Corporation (“Legend Holdings” or the “Company”; Stock Code: 3396.HK) today announced its unaudited condensed consolidated interim results for the six months ended June 30, 2025 (the “Reporting Period”).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5, Legend Holdings adhered to its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

海通恒信中期業績公佈:經營質效持續提升 資產結構進一步優化

香港,2025年8月29日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8月29日,海通恒信(1905.HK)公佈2025年中期業績。2025年上半年,海通恒信實現收入總額及其他收入、收益35.21億元(人民幣,下同),期間溢利7.85億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資產總額達1,111.31億元,與上年末相比基本持平,權益總額203.7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0%。 上半年,海通恆信立足租賃本源,緊扣服務國家戰略與實體經濟主線,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業務保持穩健,高質量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公司長期重視股東回報,擬派發中期股息每10股0.42元,與股東共享發展成果。 期內,海通恒信持續強化資產配置導向功能,制定兼具前瞻性與可行性的資產配置策略,大力拓展先進製造、綠色租賃、數字經濟、科創租賃等戰略新興領域業務,資產規模穩健且結構持續優化。上半年,海通恆信先進製造業務新增投放72.03億元,同比增長37.2%;綠色租賃業務新增投放34.04億元,其中新型能源投放同比增長18.0%;優化數字經濟領域業務佈局,數字經濟業務新增投放人民幣5.50億元;科創租賃業務新增投放人民幣26.06億元,其中專精特新新增業務投放人民幣12.56億元,同比增長41.3%。 同時,海通恆信持續探索創新融資模式,融資成本有效降低。2025年上半年成功落地行業首單掛鈎「ESG+兩重兩新」的銀團貸款,與新開發銀行、中國銀行共同簽署環保專項銀團貸款,成功發行綠色資產支持計劃及數字經濟科創債。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計息負債平均付息率為2.94%,較上年同期下降了0.59個百分點。 資產質量方面,得益於資產結構的優化以及加強風險管理,期末海通恆信不良資產率1.16%,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310.49%,風險抵禦能力強勁。 未來,海通恒信將深化與國泰海通證券協同,積極融入集團企業客戶服務體系,同時借助國泰海通集團「投行 — 投資 — 投研」體系,加快產業化轉型,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邁向發展新征程。 Copyright 2025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

安樂工程公佈2025年中期業績 淨利潤達80.8百萬港元

香港,2025年8月29日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領先的機電工程與智慧城市的資訊及通訊科技服務供應商安樂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安樂工程」或「公司」,連同附屬公司統稱(「集團」))(股份代號:1977),今天宣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回顧期內」)的中期業績。集團手頭合約錄得歷史新高達130.85億港元,為業務在未來兩年及往後打下穩固的基礎。 業務摘要 – 收益為28.742億港元,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8,080萬港元。– 訂單額按年增加39.8%,達49.065億港元。其中的新增維修保養合約,涵蓋基建、房屋項目和升降機及自動梯在回顧期內增加143.0%,達8.625億港元,為經常性收入作貢獻。– 海外業務持續進展。集團已在德國成立一家新公司以抓緊在歐洲及中亞的商機,而集團的聯營公司TEI則已於美國南部開設第二家分公司。– 中期派息每股2.60港仙。 主席麥建華博士表示:「我們十分欣喜2025年上半年的手頭合約創下新高。集團早年已開始自主研發,並與領先的大學及國際技術夥伴合作,正好以工程範疇先行者的優勢,更有效地應用高速發展中的高新科技於工程業界中。憑著提升建設技術和創新科技,以及綜合的工程能力,我們在各不同範疇,包括公私營房屋、工商發展項目、環境工程、數據中心、大學、和升降機及自動梯等,均贏得客戶的認可及支持。」 「強勁的現金流(達11.401億港元,負債比率為19.5%)令我們有實力承接更多合適的項目,並把握市場的其他寶貴商機。我們致力保持靈活,在香港、澳門和中國內地涵蓋廣闊範疇的業務基礎中把握機遇。此外,憑藉我們在英國、美國及其他國際市場已建立的業務據點,我們將繼續在歐洲、亞洲及中東尋找項目及技術服務商機。我們將竭力實踐我們『重承諾、慎履行、獻成果』的座右銘,為股東、供應商和其他持份者創造最大價值,同時為我們所服務的更廣泛社區作出貢獻。」 業務回顧:屋宇裝備工程 – 此業務板塊繼續對集團的收益貢獻最大,收益達15.65億港元。– 擁有涵蓋多專業的綜合項目實力,又在創新的機電裝備合成法和其他新工程技術中領先,這些競爭優勢,持續對取得重要合約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手頭合約價值維持在高水平,達69.34億港元。– 憑藉策略性投資以加快創新,並在珠海和香港發展現代化建造設施,集團得以在機電裝備合成法和裝配式設計的技術繼續領先。– 成功取得的物業管理牌照,讓集團能為建築週期內不同環節,從建造、維修保養及營運,至長期設施管理提供全套解決方案,並開拓配合核心服務的潛在收益來源。 環境工程 – 收益按年增加15.5%至7.17億港元。– 此業務版塊的新增訂單額於2025年上半年為9.66億港元,新增合約涵蓋於新界東地區為期四年的供水維修保養。– 於2025 年上半年的投標活動保持活躍,多項已投標的項目會於年內稍後時間分階段敲定中標情況。– 除了在亞洲和中東的項目機遇外,此業務版塊亦正探索機會,藉著在德國新成立的公司,將其專業服務擴展到歐洲的項目。 資訊、通訊及屋宇科技(「ICBT」) – 收益按年上升2.7%至3.03億港元。– 此業務版塊繼續以DigiFusion品牌保持其在綠色及智慧屋宇解決方案方面的領導地位。– 打造與中國內地及環球各領先生產商的策略合作,不斷擴大技術覆蓋範圍,加強在不同範疇能提供可擴大規模的高效解決方案。 升降機及自動梯 – 訂單額和收益分別顯著提升26.8%至3.41億港元和20.9%至2.89億港元。– 美國聯營公司取得聳立於紐約時代廣場旁,地標性56層摩天豪華酒店的世界級垂直運輸系統的合約。– 無機房升降機產品憑藉其節省空間的設計、高能源效益、簡便安裝和低保養要求等特點,在包括美國和南韓的主要國際市場獲得了顯著的進展。 有關2025年度中期業績詳情,請參閱已呈交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公告。 關於安樂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安樂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77年,為領先的機電工程與智慧城市的資訊及通訊科技服務供應商,總部設於香港,業務遍及澳門、中國內地、美國及英國。本集團為不同行業,包括公共和私營的客戶,提供跨專業、綜合性的機電工程和技術服務,涵蓋屋宇裝備工程、環境工程、資訊、通訊及屋宇科技(「ICBT」),以及升降機及自動梯等四大業務板塊。 本集團同時製造及向全球銷售升降機及自動梯,並與美國紐約最大獨立升降機及自動梯公司之一的Transel Elevator & Electric Inc.(「TEI」)達成夥伴關係。本集團的聯營公司南京佳力圖機房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603912.SS)專門製造精密空調設備。 Copyright 2025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

陽光保險中期業績:壽財險雙輪驅動價值抬升 長期增長韌性充足

香港,2025年8月29日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隨著中國保險業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市場對具備穩健經營能力與長期價值潛力的保險公司持續關注。作為行業內民營險企代表,陽光保險(6963.HK)以壽險和財險雙輪驅動,構建均衡發展的業務格局,保費收入增長,內含價值持續提升,綜合投資價值愈發凸顯。 業績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陽光保險實現總保費收入808.1億元,同比增長5.7%。實現保險服務收入324.4億元,同比增長3.0%。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3.9億元,同比增長7.8%。與此同時,公司內含價值進一步提升,達到1,284.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0%,價值成長確定性持續強化。 壽險業務強化資負聯動 價值創造能力持續增長 報告表示,陽光保險前瞻性應對利率下行,深化資產負債聯動,有序推進業務結構調整,有效壓降負債成本,為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2025年上半年,壽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554.4億元,同比增長7.1%;壽險內含價值1,062.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8%;合同服務邊際餘額560.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3%。在最據代表性的指標NBV方面,陽光保險延續增長態勢,壽險新業務價值40.1億元,同比增長47.3%。 個險業務方面,陽光人壽延續「一身兩翼」戰略,加速推動業務結構優化和銷售隊伍轉型。上半年,個險總保費同比增長12.1%,浮動收益型產品與保障型產品佔比超50%。銀保業務持續深化價值發展戰略,堅定不移推進業務轉型升級,產品結構顯著優化。上半年新單期繳保費中浮動收益型產品佔比27.1%,提升11.0個百分點。 從產品結構來看,包括傳統型壽險、分紅型壽險在內的壽險產品保費收入同比增加8.4%。對此,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其產品結構向長久期、續期佔比更高的傳統型以及兼具保障與投資功能的分紅型產品傾斜,有望繼續抬升NBV斜率,並穩定負債成本,進一步強化公司價值創造能力。 財險承保盈利同比改善 資產端延續穩健表現 財險業務方面,報告顯示,陽光財險以「生命表工程」為核心抓手,不斷提升風險定價、資源配置、成本管理能力,業務規模平穩增長,業務結構持續優化,盈利能力穩步增強。2025年上半年,財險業務實現原保費收入252.7億元,同比增長2.5%。車險、非車險結構持續優化,車險中家用車保費佔比增至65.3%,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非車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2.5%,佔比50.6%,同比提升4.5個百分點。承保綜合成本率優化至98.8%,同比優化0.3個百分點;承保利潤同比提升,達到2.9億元。 資產端,陽光保險持續深化資產負債的超常聯動管理,在過往高基數基礎上,延續穩健增長。2025年上半年,公司總投資資產規模5,918.6億元,實現總投資收益107.0億元,同比增長28.5%;實現綜合投資收益163.3億元,同比增長9.2%,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保持在5.1%的較好水平 。 中期業績發佈後,多家機構發佈研報,對陽光保險業績表現給予積極評價。其中,民生證券表示陽光保險壽險業務穩健增長,價值創造能力持續向好,財險堅持「穩中求進」發展理念,業務有望保持較快增長,綜合成本率和承保盈利有望不斷優化,維持公司「推薦」評級。中金公司指出公司壽險NBV以及合同服務邊際餘額快速增長,新業務產品結構優化,財險承保迎來改善,投資同比表現穩健,維持公司「跑贏行業」評級。 展望後市,保险板块有望持续演绎「资负共振」逻辑。資產端,政策組合拳推動市場改革持續深化,資本市場發展態勢長期向好,險企投資收益率有望穩而有進。負債端,人身險預定利率進一步下調,有助於降低負債成本,推動人身險高質量發展;同時,消費提振政策推動乘用車銷售市場預期擴張,利好財險保費收入持續增長,行業整體有望持續打開估值增長空間。 Copyright 2025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

Analogue 2025 Interim Results Net Profit Reaches HK$80.8 Million

HONG KONG, Aug 29, 2025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Analogue Holdings Limited (“Analogue” or the “Company”, together with its subsidiaries, the “Group”) (stock code: 1977), a leading provider of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M”) engineering solutions, an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services for smart cities, today announced its interim results for the six months […]

黑桃資本倡議家族辦公室提升對數字資產及新興行業關注

香港,2025年8月29日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黑桃資本有限公司(「黑桃資本」)建議家族辦公室應高度關注主流數字資產、人工智能(AI)及機械人相關的基金、股票或ETF,因為這三大領域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隨著數字化與智能化的深入推進,傳統行業若能融合這些新興技術,不僅能顯著提升生產力,更能大幅提高運營效率,助力企業在激烈競爭中保持優勢。 黑桃資本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譚志偉先生近日參加了與知名投資人、Ark Invest 的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投資官Catherine Wood女士的專屬會議,深入探討其投資組合中的前沿趨勢。Catherine Wood女士在AI、機械人技術、區塊鏈應用、能源儲存及細胞序列(Cellular Sequencing)等領域進行了前瞻性布局,這些領域的企業未來成長潛力巨大,被視為科技浪潮中的重要機遇。她管理的基金被廣泛認為是捕捉科技紅利的重要資產組合。 譚先生指出,家族辦公室應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合理調整資產配置,為這些新興行業的股票或ETF預留空間,既支持其發展,也爭取更高回報。Catherine Wood女士還預測,到2030年左右,比特幣(Bitcoin)的價值有望達到150萬美元,而以太幣(Ethereum)則可能升至16.6萬美元,顯示她對虛擬貨幣未來增長的強烈信心。譚先生認為,數字資產將逐步成為全球廣泛接受的新型資產類別,並進入主流金融市場。雖然目前僅有不到5%的投資者深入了解這一領域,但越來越多的銀行和政府投資機構正在積極擁抱這一趨勢,形成快速增長的市場勢頭。 總而言之,黑桃資本認為,家族辦公室應迅速響應時代變革,積極布局主流數字資產、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相關產業的基金、股票及ETF。這三大領域不僅將推動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還提升傳統行業效率與競爭力的關鍵支柱。通過科學合理的資產配置,家族辦公室不僅能有效提升投資回報,還能參與並下一輪科技革命浪潮。 圖片說明:  左起: 黑桃資本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譚志偉先生及Ark Invest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投資官Catherine Wood女士 有關黑桃資本有限公司 黑桃資本有限公司乃何猷龍先生的家族辦公室,負責管理何先生的私人資產及財富項目。總部設於香港,公司的全球投資組合包涵廣泛的跨境投資項目,而公司亦致力發掘新的投資機遇。黑桃資本的投資策略旨在廣泛覆蓋地理區域及行業,同時保持多元化資產類別,投資組合包括股票、債券、房地產、醫療科技、文化產業、綠色能源和上市前投資的項目。2023年8月,黑桃資本發起的空白支票公司 (SPAC) Black Spade Acquisition Co與VinFast Auto Ltd完成了230億美元的業務合併。2024年,黑桃資本發起的第二家SPAC Black Spade Acquisition II Co上市,並於約9 個月後的2025年6月成功與全球領先媒體及娛樂巨頭The Generation Essentials Group完成業務合併。 傳媒垂詢: 縱橫財經公關顧問有限公司 李惠兒 電話:+852 2864 4834 電郵:vicky.lee@sprg.com.hk  歐陽蔚雯 電話:+852 2114 4913 電郵:iris.auyeung@sprg.com.hk 網址: www.sprg.com.hk Copyright 2025 亞太商訊 […]

Black Spade calls for family offices to increase their focus on digital assets and emerging industries

HONG KONG, Aug 29, 2025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Black Spade Capital Limited (“Black Spade”) recommends that family offices place stronger emphasis on mainstream digital asset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nd robotics-related funds, stocks or ETFs, as these three sectors are poised to become the core drivers of future economic growth. With the deepening […]

Genetec reinforces foundation for growth, maintains resilient outlook

Healthy pipeline, diversification and cost discipline position the Company for long-term growth Key Financial Performance Highlights for the Financial Year (FY2025): – Group’s total revenue for the financial year is RM222.7 million, mainly driven by the e-mobility and energy storage segment, supplemented by the electronics segment.– Recorded LAT of RM40.9 million for Q4FY2025 and LAT […]

正力新能公佈2025年中期業績 淨利潤超人民幣2.2億元 實現大幅增長

香港,2025年8月29日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2025年8月28日,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力新能」或「本集團」,股份代號:3677.HK)發佈2025年中期業績,受益於主營業務動力電池銷售收入增長,本集團上半年實現收入31.7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超71.9%;綜合毛利率17.9%,躋身行業第一梯隊;淨利潤2.2億元,同比增加3.5億元,實現扭虧為盈。上半年動力電池裝機量7.83GWh,同比增幅超99.24%,其中乘用車出貨量達7.63GWh,同比增幅110.77%,上半年國內乘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攀升至第7,6月份單月乘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第6。 今年上半年,正力新能動力電池業務銷售收入和裝機量均大幅提高,同比增長超過了80%。本集团目前已和頭部車企建立廣泛合作,包括一汽紅旗、零跑汽車、上汽智己、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廣汽傳祺、廣汽豐田等。除了與上述客戶推出的新車型項目展開合作並量產,正力新能還獲得了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安徽大眾增程新项目的定點。 動力電池業務增長迅速 高度聚焦形成高質量客戶群 正力新能上半年營業收入保持了高速增長,毛利率相較去年同期實現較大提升。尤其在主營業務動力電池領域,得益於本集团高度聚焦經營理念,在持續深耕的乘用車市場已形成多層次優質客戶群,成為國內外頭部車企及造車新勢力多款核心熱銷車型的獨供或最大供應商,帶動營業收入同比增速位居行業前列。2025年1-6月,正力新能動力電池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從16.41億元增長至29.85億元,增幅81.9%,動力電池毛利率從11.1%增長至18.3%,展現出了在動力電池市場上的競爭力。 同時,在運營管理上,本集團通過持續推進的提質增效,期間費用相較去年同期有較大下降。營業收入快速增加、毛利率提升疊加費用率降低,進一步帶動了淨利潤表現的轉好,2025年1-6月,正力新能實現淨利潤2.2億元,相較去年同比增加3.5億元,成功實現了同期半年度淨利潤的轉正,為全年積極的財務表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對於下半年市場行情,本集团认为,客戶訂單需求旺盛,產線滿負荷運行,產品換型較少,預計全年出貨量將達到18-20GWh,同比增長約50%,且新產線已獲客戶定點。 發力航空動力電池 前瞻佈局「陸海空」全場景應用 在研發和創新方面,本集團近期發佈的第二代「三高一快」航空動力電池,採用超高鎳三元和雙重半固態技術,兼顧「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快充」於一體,同時獲得了航空航天質量管制體系認證和民航局適航認證,並且實現了國內首家固定翼載人電動飛機動力電池的量產交付。低空經濟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航空電池領域市場潛力巨大,本集團有信心能夠抓住電動航空這一新興市場的發展機會,前瞻性佈局「陸海空」全場景應用。 而在乘用車領域,本集團也依託全場景、多路徑的產品組合,發佈多個覆蓋不同化學體系的行業領先水平動力電池產品,包括45℃永不熱擴散三元電池,5C超充三元電池,190Wh/kg高能量密度磷酸鐵鋰電池。目前以上三款產品也已全部實現量產交付,以全方位自主研發,打造核心技術。 在前沿技術方面,正力新能正在推進固態電池、鋰金屬電池、鈉離子電池及平均8C快充電池研發等。在全固態電池方面,本集團採取以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為主的技術路線,正在推進百兆瓦時全固態電池中試線的建設,預計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鋰金屬電池能量密度已達400Wh/kg;鋰離子電池實現170Wh/kg,-40°C低溫容量保持率91%。 以市場需求驅動 穩健擴張產能 在產能建設方面,正力新能一直堅持以市場需求驅動,穩健擴張產能的策略,目前本集團於江蘇常熟新建總25GWh汽車動力鋰電池項目一期10GWh工程已在6月份順利封頂,該新增產能一期項目將於今年四季度投產,進一步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訂單需求。 該項目採用新一代柔性數智化生產製造系統,具備柔性製造、快速換型和軟件定義等特點,滿足正力新能以標準化電芯形態適配差異化電化學體系,打造平台化電池包的先進生產制程。年底新建產能的投用,也將進一步助力正力新能以高效率產能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面向未來,正力新能將持續打造全場景、多路徑的高品質產品組合,持續拓展優質客戶,穩健擴充產能,探索前沿技術加速產品迭代,助力全球交通電動化進程,為股東、客戶及社會創造長期價值。 有關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3677.HK) 江蘇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成為覆蓋陸海空應用全場景的綠色能源新質生產力領先企業,通過持續不斷地改進電池技術,為全球鋰離子動力和儲能領域提供數字化精準高效的新能源解決方案。正力新能以技術創新為引領,依託電芯形態標準化、電池系統平台化、化學體系差異化的技術路線和產品矩陣,加速推進電化學在陸海空電動化的大規模應用,提供從電芯、模組、電池包、電池簇、電池管理系統的一體化方案,產品體系覆蓋了BEV、PHEV、EREV及HEV,儲能、航空動力電池等多個細分市場。正力新能始終堅持「以覆蓋陸海空應用場景的前瞻技術,構築世界能源可持續未來」為使命,用一顆電芯,串聯起陸海空全場景電動化的零碳征程。 Copyright 2025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

朝雲集團2025上半年寵物增長超100% 中期持續高派息40%

香港,2025年8月29日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8月28日,朝雲集團(06601.HK)發佈了2025中報業績公告。期內公司錄得2025年H1營收13.39億元同比增長7.2%,毛利率同比增長2.9個百分點,除稅前溢利2.32億元同比增長5.3%,營收、毛利率、除稅前溢利實現連續5個業績期增長。公司現金流保持強勁態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擬派發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幣0.0521元(相等於每股0.0571港元),保持高派息率為40.0%。 剛需消費板塊持續增長,寵物業務護城河構建成型 “駛入快車道” 今年上半年,朝雲集團家居護理業務依然是”定海神針”:期內營收增長4.3%至12.14億元,毛利率增長2.7個百分點至49.1%。根據NielsenIQ數據,公司旗下殺蟲驅蚊產品連續11年份額市占行業第一,家居清潔市占行業第二,龍頭地位持續穩固。 寵物業務”駛入快車道”,報告期內,朝雲寵物業務營收達到約9600萬元,同比大幅增長101.4%,增速遠超行業平均水準,標誌著朝雲寵物正式進入規模化盈利階段。剛需消費板塊業務持續增長,潛力寵物業務打開增長空間,現金流持續強勁,持續穩利潤、高質量發展。 拆解朝雲寵物業務的驚人增長,動力來自”線上爆品孵化+線下高質拓店”的雙輪驅動 線上:寵物自有品牌收入同比增長124%,其中食品占比接近70%,抖音成功培育寵物食品生鮮包、貓砂清潔等爆款單品,同步帶動貨架電商走強:久謙數據顯示,2025年1–4月,”倔強尾巴”、”倔強嘴巴”兩大品牌在天貓合計銷售額同比大增超200%,規模效應加速顯現,霸榜多個榜單排名第一。 線下:高質量拓展線下寵物新物種門店至77家,收入同比增長82%,通過門店VI迭代、推出寵物鮮食、豐富飲品種類、升級寵物智能管家IT系統等措施,持續提升差異化競爭力及單店盈利水準。寵物賽道本身高景氣,而朝雲用”線上打爆品+線下做體驗”的模式,正在快速佔領用戶心智。 除了業績增長,朝雲寵物業務護城河已初步成型。2023年收購連鎖寵物店爪爪科技與米樂雲後,朝雲集團又補齊了寵物業務供應鏈的最後一環,實現了從上游供應 ,到中游自有品牌打造,再到下游”新物種門店”覆蓋。依託產品、品牌與渠道的協同增效,公司上半年寵物業務毛利率同比提升8.6個百分點至58.1%,行業競爭力初露鋒芒。 線上渠道營收增長27.4%,持續高增長 除了寵物這個高速引擎,朝雲的線上渠道也是全面開花!2025年上半年,朝雲線上渠道營收同比增長27.4%,毛利率提升至59.9%。核心是朝雲集團公司在深耕淘系、京東、拼多多等平臺基礎上,實現抖音等內容電商渠道爆發:同比增長101%,帶動線上渠道毛利率同比提升5.5個百分點。 年內股價漲超44%,持續高派息40%政策回饋股東 朝雲集團不僅以”營收、毛利率、除稅前溢利連續5個業績期增長”回應了此前市場對增速的擔憂,更憑藉寵物業務的爆發式增長、線上渠道營收突破性表現,及穩健的財務結構展現出強勁的成長韌性,充分彰顯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穩利潤的經營,為投資者展示出”多引擎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清晰路徑。 這種穩健亦傳導至財務端:報告期內,公司現金流儲備充裕,期末現金及銀行存款合計達26.5億元。在此基礎上,公司持續高額派息,擬派中期股息每股0.0521元,派息率維持在40%的高位水準,體現出對股東承諾與責任的高度重視。 資本市場也給予其積極定價。進入2025年以來,公司股價走勢強勁,近六個月累計上漲29.46%,年內漲幅更是達到44.56%,顯著跑贏同期香港恒生指數,反映出市場對公司成長邏輯及未來前景的認可。 圖表來源:東方財富 從估值角度看,截至8月22日,公司收報2.53港元,對應市盈率15.33倍,低於歷史均值(16.53x)及市場預計合理區間(15.54–17.51x),具備一定修復空間。 華創證券、中泰國際等頭部券商於此前研報中均給予公司超3.00港元/股的目標價,並維持”推薦”或”買入”評級,對上述估值修復邏輯形成支撐。 總體而言,穩健基本面與高派息提供下行保護,寵物業務的高速增長帶來上行彈性,攻守兼備的投資屬性,使朝雲集團在當下複雜的市場環境中更顯稀缺。 Copyright 2025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

JF SmartInvest Holdings Ltd Returns to Profit in 2025 Interim Results

HIGHLIGHTS: – The Group’s gross billings amounted to approximately RMB1,705.4 million, representing an increase of approximately 83.3% from approximately RMB930.5 million for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 The Group’s total revenue was approximately RMB2,099.7 million, representing an increase of approximately 133.8% from approximately RMB898.1 million for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 The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of […]

九方智投控股2025年中期 股東應佔溢利扭虧為盈 擬派中期股息每股0.51港元

摘要: – 報告期內,本集團總訂單金額約為人民幣1,705.4百萬元,較同期的約人民幣930.5百萬元增加約83.3%。 – 總收益約為人民幣2,099.7百萬元,較同期的約人民幣898.1百萬元增加約133.8%。 – 股東應佔溢利約為人民幣865.4百萬元,同期股東應佔淨虧損約為人民幣174.2百萬元。 – 考慮到本集團的財務及現金流量狀況,董事會建議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派發中期股息約238.9百萬港元,即每股0.51港元(現金)。 香港,2025年8月29日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8月28日,九方智投控股有限公司(「九方智投控股」或「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或「我們」)欣然宣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2025年中期」或「報告期」)之未經審核合併中期業績。報告期內,公司持續穩健經營,實現收益約人民幣2,099.7百萬元,同比增長約133.8%;股東應佔溢利約為人民幣865.4百萬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同期股東應佔淨虧損約人民幣174.2百萬元),本報告期增加額約人民幣1,039.6百萬元,充分彰顯公司戰略執行的有效性與市場適應能力。 公司高度關注股東回報,考慮到本集團的財務及現金流量狀況,董事會建議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派發中期股息約238.9百萬港元,即每股0.51港元(現金)。穩健的分紅政策不僅體現核心主業的盈利能力與充裕現金流,更彰顯積極履行股東回報承諾的責任與擔當。自2023年上市以來,已連續三年實施現金分紅,股息支付率穩步攀升,值得一提的是,其中2024年股息支付率達到50.3%。 搭建立體化產品矩陣 實現收入多元化 公司依托現有四大產品線,通過產品協同與轉化,持續夯實「人工智能+專業投研+生態服務」核心優勢,推動新一代股票投資助手從「功能堆砌」轉向「體驗驅動」,並不斷完善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助力金融服務的個性化與普惠化建設。 公司穩固大額軟件產品基本盤,輸出專業投顧能力,確保核心業務穩健強勢。新增「靈犀擒龍」、8款盯盤指標等AI產品,進一步強化AI服務能力。同時,我們推進股票學習機框架建設,形成「內容、工具、交易」三大矩陣,聚焦課程、直播、工具等六大核心模塊,打造全方位學習平臺。報告期內已實現5次大版本迭代與超200項功能優化升級。 此外,公司打磨小額系列產品,強化產品力與運營力,加速App平臺化發展。報告期內,我們構建首席IP生態並聯動K線與專家觀點,通過用戶標籤體系精準分發內容;升級行情,豐富資金流向、港美股等數據,新增盯盤功能與多品種聯動看盤;引入券商拓寬場景,資訊頁實現無限內容流與個性化推薦並優化視覺層級。同期,打通應用商店等多渠道,借數據分析優化投放;梳理註冊用戶活躍堵點,分層策略提升使用率;動態優化首頁,增強首屏吸引力。借上述舉措,加速App平台化發展,拓寬用戶覆蓋與產品曝光,增強其信任感與黏性,實現「內容培養用戶、信任推動轉化」閉環。 堅持「AI+投顧」戰略 持續深化「1+N」投研體系 我們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積極探索證券領域的AI賦能,堅守「買方投顧」,進一步強化「1+N」投研體系,實現投研全面滲透業務及流程,為客戶長期價值創造提供專業支持。研發投入與實力持續高強度。報告期內,研發投入約為人民幣147百萬元;同時,截至報告期末,擁有產品功能、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軟件著作權、專利139件,同比新增21件。 我們積極探索AI在證券領域的全方面賦能。踐行「AI+投顧」,一站式智能投研平台匯聚全面股票分析、多維度股票畫像及多樣化量化選股核心優勢,針對不同類型投資者,既輸出專業投研能力,更以通俗化、個性化、有溫度的交付。與此同時,我們視合規為生命線,構建覆蓋業務全流程的智能合規風控平台,實現全留痕、數據可回溯、風險攔截、智能質檢及人機協同等合規閉環。報告期內,「AI監測官」行為監測累計較同期9.4億次增長超約77%,「AI巡查官」內容質檢,輔助審核近220萬次,基本實現全覆蓋。 依託「1個研究所,N條業務線」投研體系,以九方金融研究所為核心,我們持續打磨證券投顧業務底層競爭力,投研已全面滲透於各業務線和流程。秉持「升維做研究,降維做服務」,研究所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特色鮮明的投資研究服務平台,為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定、成體系、可信賴的專業研究服務。截至報告期末,研究所已形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肖立晟等4名專家+9名超級IP+128名專業人員」的金字塔式團隊結構,研究蓋超20個行業、4,000家公司。 AI賦能MCN精細化流量運營 構建優質流量體系 我們通過精細化流量運營,實現流量複用,不僅有效提升業務規模,更通過優化運營效率進一步增厚利潤率。本報告期,我們以AIGC優化內容生產,提升效率。並且以抖音為主陣地,圍繞快手,小紅書、B站等多平台佈局,拓展流量運營場景邊界。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在不同互聯網平台上運營994個賬號,吸引約6,306萬名追隨者,較同期增加約1,747萬名。 與此同時,我們積極踐行投教,提升品牌影響。我們加盟中國基金報投教聯盟並開設英華號,為投資者提供普惠、系統、差異化投教內容,助力股票投資理論長期建設;連續6次獨家冠名第一財經巴菲特股東大會直播,通過《巴菲特與七頓午餐》助力構建認知體系,還特別策劃赴美調研,帶著近百位投資者對股神價投提問親赴大會,實現投資者與投資人「隔空對話」,旨在提供更多元、接地氣的投資建議與前瞻分享;我們參與中央電視台《金融實力派》專題欄目,深度解析金融科技賦能下公司「AI+投顧」服務的範式躍遷。 展望未來 九方智投控股董事會主席及首席執行官陳文彬先生表示:「我們始終貫徹理性投資、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理念,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構建立體化產品體系並持續完善服務。展望未來,作為新一代股票投資助手,我們將持續強化競爭力,穩固市場領先地位,致力於讓投資理財更簡單、更專業,提升投資理財的幸福感。」 關於九方智投控股有限公司 九方智投控股有限公司作為新一代股票投資助手,面向廣大個人投資者提供股票投資工具、證券投資顧問、投資者教育等服務,相繼推出股票行情軟件、股票學習機、股道領航、超級投資家、九爻股等產品。該公司通過“科技+投研”模式,基於人工智能(AI)與大数据技術研發九方智能投顧數字人、九方靈犀、九方智研等AI產品,實現行業創新實踐與場景應用。 如有垂詢,請聯絡: 金融公關(香港)有限公司電郵:ir@financialpr.hk電話:85226100846傳真:85226100842 Copyright 2025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

Fosun’s Bold Innovation & Globalization Drive Valuation Upside

HONG KONG, Aug 29, 2025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On 27 August, Fosun International (HKEX: 00656) announced its 2025 interim results, with total revenue reaching RMB87.28 billion, industrial operation profit amounting to RMB3.15 billion, and profit attributable to owners of the parent reaching RMB661.2 million. While these figures may seem uneventful at first […]

復星創新和全球化多點破局 估值打開想像空間

香港,2025年8月29日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8月27日,復星國際(HKEX: 00656)發佈2025年上半年業績,總收入達人民幣872.8億元,產業運營利潤達人民幣31.5億元,歸母淨利潤達人民幣6.6億元。 數字波瀾不驚,但背後的變化值得關注。 今年上半年,復星旗下四大核心子公司總收入達人民幣636.1億元,佔集團總收入的比重,由2024年的70%上升到73%,這正好印證了復星近年來在「聚焦主業」戰略方面取得顯著進展,並積極強化其在核心產業的運營能力和優勢。 再看復星的科創投入數字。今年上半年,國內創新藥研發迎來「DeepSeek時刻」,復星多年推進的科創戰略也取得突破,湧現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成果。復星旗下健康板塊歸母淨利潤達到人民幣7.56億元,同比上升48.3%;上半年復星科創投入達人民幣36億元,較去年同期持續增長;多年持續高強度投入,迎來創新成果的爆發期。 此外,長期在全球深耕產業的復星,今年上半年海外收入總計人民幣466.7億元,佔集團總收入的比重由2024年的49.3%提升到53%。 上述三個數字,可以窺見復星國際的基本面發生的變化,在持續推進創新和全球化戰略多年後,創新和全球化已成為復星業務增長的核心動力,一方面打開了未來業績增長的想像空間,同時也驅動復星國際的價值重估。 創新多點突破,有望推動「高彈性增長」 上半年,復星迎來創新成果收穫期,復星醫藥自主研發及許可引進的4個創新藥品共5項適應症於境內外獲批上市、4個創新藥品申報上市。其中,復星醫藥自主研發的I類新藥—復邁寧(蘆沃美替尼片)在中國境內獲批上市,填補了國內相關罕見病腫瘤領域的治療空白,是復星醫藥深耕腫瘤及罕見病領域治療的重要里程碑。 上半年,復星醫藥研發投入共計人民幣25.84億元,圍繞實體瘤、血液瘤、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療領域,逐步構建高價值管線組合,並積極拓展心血管、腎臟與代謝等慢病領域和神經領域。 復星旗下的復宏漢霖,憑藉中國研發體系的高效率、優成本與高質量,正構建起與國際一線藥企比肩的研發規模與創新能力。今年上半年,其研發的PD-L1靶向ADC(抗體偶聯藥)HLX43、新表位HER2單抗HLX22等核心創新產品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 這幾種創新藥物裡,HLX43是一款處於全球II期臨床階段的PD-L1靶向ADC,目前正在中美日澳等國家開展非小細胞肺癌、胸腺癌等實體瘤的臨床研究。這一產品在藥物安全性、藥物療效以及研發進展上展現出顯著的競爭力,有潛力成為「廣譜抗癌藥」。 在創新戰略的推動下,上半年復宏漢霖的營收、利潤、現金流均取得了不俗的增長,業績取得突破的同時,也得到到了投資者的認可,截至8月26日,復宏漢霖年內股價累計漲幅達到了驚人的254%。 上半年的創新藥成果,對復星而言只是一個「起步」動作。復星醫藥上半年有近20項創新藥臨床試驗報告獲境內外監管機構批准開展,有望推動復星的業績實現高彈性增長。 而復宏漢霖目前的早研管線中,有多項潛力分子正加速推進,覆蓋ADC、小分子、TCE(T細胞銜接器)等,逐步躋身全球創新舞台,擁有潛在爆款。例如,正在重點推進的HLX43,已在全球入組超過300例患者,國際多中心II期臨床試驗已啟動,並在中國、美國、日本等多國順利推進患者入組,其臨床療效數據展現出成為重磅品種的潛力。 全球化紅利持續釋放 酒香也怕巷子深,復星的創新藥研發成果,與復星的另一項戰略能力—全球化有直接關係。作為最早「出海」的中國民營企業之一,復星30多年間在全球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持續深耕,全球化能力有目共睹。 復星的全球化能力,在推動復星建立「自主研發+投資孵化+生態合作」三位一體的全球創新體系,以及推動創新藥出海方面,無疑助力甚多。 就在2025年8月,復星醫藥在研小分子口服DPP-1抑制劑授權出海,潛在總額達美元6.45億元,引起投資者強烈關注。截至目前,全球範圍內尚無同一分子機制的小分子口服抑制劑獲批上市。 上半年,復宏漢霖全球化戰略全面發力,全球產品收入突破人民幣25.568億元,同比增長3.1%;公司海外產品利潤同比增長超200%;BD(商務拓展)合同現金流入超人民幣10億元,同比增長280%。隨着海外商業化產品的銷售放量,今年全年,復宏漢霖海外產品收入及利潤將實現大幅增長,2026年有望持續高速增長。 目前,復宏漢霖有6款產品在中國獲批上市,4款產品在國際獲批上市,觸達近60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在消費、旅文、智造等業務領域,復星的全球化能力也在持續為業務帶來肉眼可見的增長。 復星旗下的海南礦業,一個覆蓋能源和大宗產品的企業,今年上半年境外營收佔比甚至超過了復星國際,達到57%。海南礦業在非洲馬里的布谷尼鋰礦一期已啟動試生產,加上洛克石油馬來西亞油田項目和完成併購的阿曼油田項目,海南礦業正加速打造覆蓋西非、中東、東南亞的「礦產+能源」網絡。 長期紮根上海的豫園燈會,近年來也持續走出國門,繼2023年底首次出海法國巴黎後,2025年1月主題燈組亮相越南河內,獻禮中越建交75周年;6月在泰國曼谷著名商業地標暹羅天地ICONSIAM點亮,慶祝中泰建交50周年。 豫園旗下擁有268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松鶴樓,在英國倫敦開出海外首店。豫園珠寶時尚集團也將於年底前實現出海,目的地鎖定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東南亞地區。 復星旗下的海外企業,也在積極「出海」,在全球拓展業務。今年上半年,復星葡萄牙保險國際業務佔總業務量比重達28.2%,海外毛保費達9.24億歐元。 復星旗下的全球度假村集團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今年上半年全球業績再創新高,營業額達人民幣92.5億元,同比增長3.8%;經營利潤達人民幣12.7億元,同比增長11.0%。 迎來新一輪估值修復 持續推進創新和全球化,一方面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另一方面更需要長期主義的思維和坐「冷板凳」的耐心。對於每天都在考慮生存發展的企業而言,不是一件容易堅持的事。 復星自1992年創立以來,在大健康領域的創新研發堅持高投入至今,近年來進入收穫期,對整體企業的營收貢獻持續增長,在當前生物醫藥及AI引領的科技創新蓬勃發展的大環境下,存在以創新大單品帶動企業進入高彈性增長的可能性。 而復星的全球化更是一部「先手棋」,始自2007年復星國際上市。在眾多企業在國內廝殺時,復星已抓住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的契機,在海外持續推進產業佈局。近年來隨着國內競爭「內捲」加劇,「不出海便出局」成為眾多企業面臨的戰略選擇。而復星此時的海外收入已經佔比超過半壁江山,十多年深度的全球產業佈局,給復星帶來的發展紅利正在持續釋放。 復星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復星持續優化資產組合,財務狀況保持穩健,現金儲備充裕。截至2025年6月30日,總債務佔總資本比率為53%,負債比率保持健康。 2025年5月,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充分肯定復星信用指標,確認評級展望為「穩定」。上半年,復星健康業務板塊的港股上市公司市值表現亮眼,帶動底層資產價值重估。隨著宏觀環境日趨好轉,復星國際已重啟新一輪估值修復。 Copyright 2025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

New Hope Service Announces 2025 Interim Results

HONG KONG, Aug 29, 2025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28 August , New Hope Service Holdings Limited (“New Hope Service”, SEHK stock code: 3658.HK) announces its interim results for the six months ended 30 June 2025(“the Period”).   During the Period, New Hope Service recorded revenue of approximately RMB739.8 million, representing an increase […]

DPC Dash-Domino’s Pizza China Delivers Strong 2025 First-Half Performance

HONG KONG, Aug 29, 2025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As Western fast food gains increasing acceptance among local consumers, China’s Western quick-service restaurant (QSR) market continues its rapid expansion. DPC Dash Ltd – Domino’s Pizza China (1405.HK), Domino’s Pizza’s exclusive master franchisee in the China Mainland,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China, […]

Modern Dental Group Reports 34.7% Surge in 1H2025 Net Profit

RESULTS HIGHLIGHTS: – The Revenue for the six months ended 30 June 2025 (“the Period”) was approximately HK$1,834.8 million, representing an increase of approximately 7.8% as compared with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The increase in the revenue was mainly due to the continued organic growth of the Group (mainly in Europe and Australia regions) […]

China Everbright Limited Announces 2025 Interim Results

HONG KONG, Aug 29, 2025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China Everbright Limited (“CEL” or “the Company”, stock code: 165.HK) announced its Interim results for the six months ended 30 June 2025 (“the reporting period”). Highlights of the 2025 Interim Results – Strong Growth: Total income reached HK$2,068 million, representing a significant increase compared with […]

Yunkang Group’s 2025 Interim Net Loss Narrows, Demonstrating Strong Operational Resilience

HONG KONG, Aug 29, 2025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Yunkang Group Limited (“Yunkang” or the “Group”; Stock Code: 2325), a leading medical operation services provider in China, has announced its interim results for the six months ended 30 June 2025 (the “Reporting Period”). The Group adopted “one horizontal, one vertical” as its core business […]

Digital Shovel Announces Partnership with IREN, Culminating in Completion of Infrastructure Support to 26 Sites

Toronto, ON, August 28, 2025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Digital Shovel, a leading innovator in crypto mining infrastructure solutions, is thrilled to announce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its partnership with IREN (formerly Iris Energy Limited), marked by the delivery of the final batch totaling 493 MW of busway sets, including active units and […]

華領醫藥公佈2025年中期業績

– 华堂宁(R)銷量同比增長108%,淨銷售額同比增長112%。醫保覆蓋持續擴大,二級和三級醫院處方量顯著增加,全面自主商業化成效顯著。 – 與拜耳終止獨家推廣服務協議後,確認一次性遞延收入人民幣12.435億元,實現上半年盈利11.839億元,公司在業績期內首次實現盈利。 – 在中國開展涉及80個中心和2000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真實世界研究,進一步證明多格列艾汀的廣泛適用性和安全性。 – 多格列艾汀75mg(商品名:MYHOMSIS(R),華領片TM)在香港遞交註冊申請,加速佈局大中華區及東南亞市場。 – 毛利率顯著提升,生產規模與運營效率持續優化。 上海,2025年8月28日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華領醫藥(”公司”,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2552)宣佈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報告期”)未經審核的綜合業績,以及公司上半年業務進展與未來展望。報告期內,公司核心產品华堂宁(R)(多格列艾汀片)商業化加速,自主運營能力顯著提升,研發進展順利推進,財務表現實現突破性成長,為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華領醫藥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陳力博士表示:”2025 年上半年是華領醫藥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全面接管华堂宁(R)商業化後,公司憑藉自主搭建的銷售團隊,實現了銷量與收入的翻倍增長,印證了新的商業模式的有效性。我們還在中國香港遞交了新藥上市申請,為多格列艾汀從中國走向東南亞乃至全球市場奠定了基礎。同時,多格列艾汀在真實世界研究中持續展現出廣泛的治療潛力,也在基礎研究中發現了糖尿病緩解、認知改善、血脂改善和增肌等方面的新證據,進一步鞏固了華領醫藥在GKA研發和治療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未來,華領醫藥將繼續深耕糖尿病和整個代謝疾病領域,通過創新研發與市場拓展的雙輪驅動,讓中國原創新藥惠及更多全球患者。” 業務亮點與運營進展 商業化轉型成效顯著,銷售與利潤雙增長 – 2025年1月1日起,公司終止與拜耳的獨家推廣服務協議,全面接管华堂宁(R)在中國的商業化運營。報告期內,在與2024年同期的單價保持一致的情況下,华堂宁(R)銷量達176.4萬盒,同比增長108%;淨銷售額達2.174億元,同比增長112%。憑藉強勁的商業執行力和不斷提升的運營效率,公司邁向盈利。華領醫藥已順利過渡到全面自主商業化階段,也印證了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和自主銷售團隊的高效執行力。 – 2024年被納入中國國家醫保藥品目錄(NRDL)後,2025年华堂宁(R)繼續受益於廣泛的醫保覆蓋,二級和三級醫院的處方量顯著增加,有助於提高患者的可及性和長期使用率。 – 由於生產規模擴大和成本效率的提升,公司毛利率提升至54.2%,高於去年同期的46.5%。 – 在銷售額同比增長112%的情況下,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為642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僅增長5%,報告期內銷售費用約占總收入的29.5%,顯著低於去年同期的59.5%。這是因為,2025年上半年銷售費用構成與2024年同期相比發生了顯著變化:由公司在中國承擔华堂宁(R)的獨家商業化責任而直接產生銷售費用,而無需再向原商業化合作夥伴支付推廣費用。這反映出公司顯著的盈利向好趨勢,也表明了公司的業務戰略,即通過控制與华堂宁(R)商業化直接相關的銷售費用,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效率,來優化盈利能力。 – 與拜耳終止獨家推廣服務協議後,公司確認一次性遞延收入12.435億元,向自主驅動增長轉型。華領醫藥首次實現半年稅前利潤11.839億元,這是華領醫藥邁向可持續盈利的關鍵里程碑。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現金餘額為10.228億元,為公司未來的研發和商業化舉措奠定了堅實基礎。 臨床研究持續深入,新證據支撐治療潛力 – 公司正在推進多項上市後研究,以評估多格列艾汀在不同患者群體中的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包括單藥治療以及與其它已經獲批的熱門降糖藥,如GLP-1受體激動劑、胰島素、DPP-4抑制劑和SGLT-2抑制劑的聯合用藥。這些研究正在為血糖控制、認知改善和糖尿病緩解潛力等提供新的臨床依據。 – 公司正在開展多格列艾汀上市後真實世界研究(BLOOM),在全國80家中心納入20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已完成1000余例患者的1年隨訪。在真實世界環境中,BLOOM研究進一步證明了多格列艾汀的廣泛適用性和安全性。在臨床用藥中,接受多格列艾汀治療的患者往往存在多種合並症,包括各種心血管和腎臟疾病等,並且正在接受多種伴隨藥物治療。除二甲雙胍外,超過60%的患者在使用多格列艾汀的同時,還聯合使用了SGLT-2抑制劑、胰島素、GLP-1受體激動劑或DPP-4抑制劑等其它降糖藥。無論是單藥治療還是聯合用藥,多格列艾汀普遍表現出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特徵也與先前的臨床研究資料保持一致。 – 在2025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科學年會上,公司公佈了多格列艾汀的新研究資料,進一步闡明其作為疾病修飾療法的作用機制,關於多格列艾汀作為GKA藥物的新作用機制的相關成果已發表於《糖尿病》(Diabetes)雜誌上。 研發管線與未來展望 – 公司已在中國香港提交多格列艾汀75mg(商品名:華領片TM,MYHOMSIS(R))的註冊申請,旨在擴大在大中華區和東南亞的業務版圖。 – 公司正在通過開發二甲雙胍和多格列艾汀的固定複方製劑拓展產品管線,用於服用高劑量二甲雙胍(>每日1500mg)仍無法控制血糖的患者,此前的DAWN臨床研究顯示,多格列艾汀聯合二甲雙胍用藥可使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降低超過1%,餐後血糖降低超過5mmol/L,低血糖發生率僅為0.8%。該血糖控制水準表明,多格列艾汀-二甲雙胍固定劑量複方製劑作為口服降糖藥具有強大的潛在需求。2025年8月,公司已完成IND前資料提交,預計於2026 年初啟動生物等效性(BE)研究。 – 通過收集真實世界證據以及在動物模型中開展概念驗證研究,公司正在推進多格列艾汀與GLP-1受體激動劑、DPP-4製劑和SGLT-2抑制劑的聯合用藥。多格列艾汀與這些藥物之間的協同作用有望將其適應症擴展到肥胖症、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等其它代謝紊亂疾病領域。 – 公司將繼續加強與國際領先的研究機構的合作。由華領醫藥支持的一項研究者發起的I 期臨床研究正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進行,旨在評估多格列艾汀在囊性纖維化相關糖尿病(CFRD)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該試驗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 – 公司將繼續致力於開發糖尿病預防、代謝紊亂相關神經退行性疾病領域的治療機遇,最終找到一種新的方法來延長人類的健康壽命。 – 公司將繼續投資於數字技術平台,以在各個職能部門之間創造協同效應,並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提升品牌機遇。 […]

陽光保險中期業績發佈:持續深化「知心陽光」戰略內涵  各項業務穩健增長

香港,2025年8月28日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此前,民營險企陽光保險(6963.HK)發佈2025年中期業績,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總保費收入808.1億元,同比增長5.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3.9億元,同比增長7.8%;集團內含價值1,284.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0%,公司各項業務保持穩健增長。 陽光保險成立於2005年,轉眼間,陽光保險已走過20年的歷程。在這20年的征程中,公司不斷拓展業務領域,從財產險到人壽險,從健康險到意外險,陽光保險的產品線日益豐富,為不同客戶群體提供了多樣化的保險選擇。 加大產品與服務體系佈局 全面提升客戶服務體驗 在壽險方面,業績公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陽光人壽持續深化「知心陽光」戰略內涵,實施廣泛的客戶需求調研,加大產品與服務體系的佈局,優化客戶服務體驗。上半年中高客戶經營穩步提升,有效保單累計首年標準保費15萬元及以上的客戶數增長20.5%,有效保單累計首年標準保費5萬元及以上的客戶數增長17.5%。 同時,公告表示陽光人壽緊抓新經濟週期與人口老齡化機遇,在養老金融領域豐富個養產品矩陣,在健康保障方面重點佈局醫保目錄外的創新藥、特藥保障功能,滿足醫改背景下客戶差異化的保障需求。同時,優化升級財富管理功能產品,構建涵蓋四大類、13款浮動收益產品的組合,滿足新經濟週期下客戶多元化的財富管理需求。 此外,公司公告介紹了陽光人壽的「知心陽光」服務體系建設進度。在居家養老領域,陽光人壽以適合老年人且使用便捷的「小陽智能屏」為操作載體,為客戶提供即時、全面、安心的健康及生活類服務,目前已覆蓋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233個城市。在健康醫療領域,構建「預防-診療-康復」全週期管理閉環,有效解決醫療資源可及性、服務連續性等核心問題。在教育領域,構建「海外留學+國內升學」雙輪驅動模式,形成覆蓋全學齡段的教育服務體系。 在不斷拓展線下服務的同時,陽光人壽積極佈局線上服務,全面提升客戶體驗。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我家陽光」APP完成30項核心功能的新增與優化,截至2025年6月底,「我家陽光」APP累計註冊用戶突破619.2萬,較上年末增長7.3%。同時,公司聚焦銀髮群體線下業務辦理流程繁瑣、智能工具使用存在障礙等保單服務痛點,創新推出「陽光雲櫃面」遠程智能服務平台,切實保障了銀髮群體的金融消費權益。 深入洞察客戶需求 升級差異化經營體系 在財險方面,業績公告表示2025年上半年,陽光財險持續優化服務,深入洞察客戶需求,升級客群差異化經營體系。通過構建「六維」客戶畫像和「四性」服務評價模型,打造全流程智能化閉環服務體系,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服務。同時,創新推出多款短期健康險升級版產品,為單一車險客戶提供綜合保險保障。2025年上半年,高頻服務客戶滿意度均在9分以上(滿分10分),個人車險客戶非車險產品購買比例達到60.9%,同比提升5.4個百分點。 團體客戶方面,持續深化“夥伴行動”風險管理服務落地,建立針對整體服務能力評價的ABCD分級體系和針對專業技術能力評價的L1-L4分級標準,促進公司風險管理服務能力和服務品質的提升。2025年上半年,為1.8萬家企業客戶提供覆蓋L1-L4級的各類風險管理服務。 2025年上半年,陽光保險通過持續優化產品與服務體系,積極拓展業務領域,在諸多領域取得了新進展。站在行業的新週期階段,未來,期待更多保險企業以客戶的需求為導向,不斷優化服務,提升品牌價值與客戶體驗,充分發揮出保險業經濟減震器與社會穩定器的職責。 Copyright 2025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

首程攜手阿爾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共推「機器人+汽車」應用產業化落地

香港,2025年8月28日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2025年8月,北京–首程控股有限公司(0697.HK,以下簡稱「首程控股」)、北京首程機器人科技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程機器人」)、阿爾特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300825.SZ,以下簡稱「阿爾特」)、北京阿爾瑞特智能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爾瑞特」)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四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圍繞機器人產業的技術創新、應用落地、產業鏈協同與人才培養,展開全方位合作,推動「機器人+汽車」應用新業態加速發展。 一、產業背景:機器人進入應用落地加速期 當前,全球機器人產業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國家戰略和政策密集出台。8月26日,國務院正式發佈《國務院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國發〔2025〕11號),明確提出要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的廣泛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慧經濟和智慧社會新形態。 在這一國家戰略指引下,機器人產業正從「技術突破」邁向「應用落地」。汽車與機器人作為兩個高度契合的產業,正逐漸呈現跨界融合趨勢。此次首程控股與阿爾特集團的合作,將在政策東風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為機器人在研發、製造、交通和出行服務等關鍵環節的應用注入新動能。 阿爾特是中國汽車設計領域的領軍企業,也是A股市場唯一的獨立汽車設計上市公司,具備整車研發設計與核心零部件製造的全流程服務能力,並踐行「技術+供應鏈」的國際化戰略。據公開資訊,公司累計服務超過80家客戶,參與開發近500款車型,客戶涵蓋一汽、東風、北汽、吉利、新勢力品牌與合資企業等主機廠類型。這意味著阿爾特在汽車產業鏈中擁有深厚的主機廠資源與交付能力。 與此同時,阿爾特通過控股子公司–北京阿爾瑞特智能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開闢機器人新賽道。阿爾瑞特致力於打造一體化研發設計與仿真訓練平台,能夠為多場景機器人開發提供從仿真、測試到優化的全流程支撐;目前已啟動輪式機器人、水下機器人、鑽井機器人和寵物洗護機器人等多個研發項目,體現了其跨場景研發和產業協同的潛力。阿爾瑞特的加入,使本次合作不僅侷限於傳統汽車設計層面的協作,更在機器人研發、仿真與汽車產業化融合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撐。 與阿爾特及阿爾瑞特的合作,將幫助首程把機器人技術深度嵌入汽車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如整車製造、智能裝配與產線測試,使機器人真正進入產線、加速產業應用。這一戰略合作不只是一種技術對接,更是借助阿爾特在主機廠客戶群體中的資源網絡,將機器人場景從「隔壁展示」一步推向「生產車間」,連接研發驗證與規模化交付的關鍵路徑。 二、合作重點:研發突破與應用落地並舉 在國務院「人工智能+」行動政策引領下,四方將立足「技術研發-產業應用-生態共建」全鏈條,協同推進產業創新,重點在以下方向展開合作,助力機器人與汽車深度融合: (一)技術創新與聯合研發 四方將聯合建設機器人一體化研發與仿真平台,借鑒汽車行業的完整研發體系,重點在運動控制、結構優化、車規級零部件和規模化製造等關鍵環節實現突破。同時,依託 NVIDIA Isaac/Omniverse 技術,共同打造一體化仿真訓練平台,不僅支援機器人在汽車研發、製造和測試中的應用模擬,還可開展智能駕駛車輛與物流機器人協同作業等跨場景模擬。雙方還將建立數據與成果共享機制:首程控股提供來自交通、出行等運營環節的數據資源,阿爾特輸出汽車工程和機器人研發經驗,形成從仿真-研發-驗證-產線應用的完整閉環。 (二)優先採購與協同機制 在研發設計、仿真訓練、整機和零部件供應等環節,四方將實行優先採購機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協議方為合作夥伴。首程控股與首程機器人重點提供產品推廣、代理及配套服務;阿爾特與阿爾瑞特聚焦於技術研發、工程化驗證和客製化整機開發。各方將協同推進機器人本體二次開發,確保機器人產品在汽車生產線、智能裝配和產線檢測等場景下實現最佳適配。通過分工協作,形成產品供給-技術創新-應用反饋的互補格局,加快成果轉化,提升商業化效率。 (三)人才培養 依託首程、阿爾特及其合作夥伴的科研與產業平台,四方將聯合開展技術攻關、仿真訓練與應用試點,為科研人員和工程師提供跨行業、跨場景的實踐環境。同時,定期舉辦技術研討會和產業論壇,邀請行業專家和上下游企業參與,建立聯合人才培養機制,打造一批兼具汽車工程背景與機器人產業化實踐經驗的青年科研人才,夯實長期發展的人才基礎。 (四)拓寬發展空間 四方將深度對接國家「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戰略,重點推動「機器人+汽車」在研發、製造、測試和出行服務環節的規模化應用。在此基礎上,合作還將逐步延展至智慧交通、智能製造、醫療健康、教育、公共服務等更廣闊的領域,涵蓋機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的設計、研發、生產、測試和商業化服務。同時,結合資本與產業的聯動,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升級,最終形成從研發驗證到規模化應用的全鏈條閉環,打造具有示範效應的「機器人+汽車」應用矩陣,實現互利共贏和長期價值創造。 三、戰略意義:打造機器人應用新標杆 機器人產業的最大價值在於應用落地,而「機器人+汽車」正是最具潛力和爆發力的應用方向之一。從整車研發到智能製造,從交通調度到智慧出行,機器人將在汽車全產業鏈環節展現巨大價值。 首程控股憑藉資本平台、生態資源與產業基金優勢,已投資宇樹科技、銀河通用、松延動力、星海圖、加速進化等國內頭部企業,具備前沿技術的整合能力;首程機器人則與上百家上下游優質企業建立合作,成為國內鏈接資源最全面的平台之一。阿爾特與阿爾瑞特則將汽車領域成熟的工程體系遷移至機器人研發與產業化。雙方優勢疊加,構建起「研發-迭代-應用-規模化」的完整路徑。 此次攜手阿爾特,將進一步把首程的場景資源與產業生態,與阿爾特在整車研發、工程化能力與產業化經驗深度結合。未來1-2年,合作將聚焦「機器人+汽車」的深度融合,率先在汽車研發、生產製造、智慧交通與出行服務等環節實現規模化應用示範,推動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規模化,加速形成具備示範效應的「機器人+汽車」應用矩陣。與此同時,合作也將放眼國際市場,推動中國方案走向全球,培育新質生產力,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Posted by All Way Success Company Limited for Shoucheng Holdings www.shouchengholdings.com [HKSE:0697, FRA:SHVA, OTCPK:SHNHF] Copyright 2025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

陽光保險中期業績出爐:二十年穩健成長 科技驅動未來

香港,2025年8月28日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2025年,陽光保險(6963.HK)成立20周年。其最新發佈的2025年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實現總保費收入808.1億元,同比增長5.7%;歸母淨利潤33.9億元,同比增長7.8%;內含價值達到1,284.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0%;有效客戶數超過3,011萬。 堅守價值導向 價值發展能力與韌性不斷增強 創業容易守業難,保險行業更是如此。陽光保險卻實現業務規模的有質增長。從初創到上市,再到截至2025年6月30日,資產規模已達到6256億元。 2025年上半年,陽光人壽以夯實利源基礎和資產負債匹配為核心任務,持續強化「三差」管理,深化實施「一身兩翼」戰略,堅定推進產品結構和銷售隊伍轉型。壽險業務總保費收入554.4億元,同比增長7.1%,新業務價值達40.1億元,同比增長47.3%;壽險內含價值突破1,062億元 ,較上年末增長13.8%。 財險業務則在結構優化與盈利品質提升方面持續積累。2025年上半年,非車險保費占比達到50.6%,同比提升4.5個百分點;家用車保費在車險中佔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承保綜合成本率優化至98.8%,承保利潤同比增長42.4%。 資產管理業務以長期穩健、穿越週期為原則,持續提升資產與負債兩端科學、動態匹配的能力。上半年實現總投資收益107.0億元,年化總投資收益率4.0% ,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5.1%。 科技驅動 賦能主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陽光保險在「科技陽光」戰略引領下,加快推進自身數智化轉型,為高質量發展賦能。2025年上半年,陽光保險深入推進「機器人工程」與「數據工程」,AI與大模型應用成果在多個核心場景落地。 在銷售領域,陽光保險依託銷售輔助機器人、AI客戶經營助手的建設及數據賦能項目落地,幫助業務人員精准畫像客戶、匹配產品方案,顯著提升展業效能,AI客戶經營助手客戶滿意度達95%。在服務領域,陽光保險深化智能客服機器人建設,以智能化驅動客戶服務升級,遠程服務全流程無人辦理率達65%,智能服務滿意度達82%;通過「智慧應用+流程重塑」,創新打造理賠服務場景的企微機器人,大幅提升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在管理領域,AI被應用於三差管理、財務管理、智慧定價、理賠管理等多個場景,全面提升運營效率,實現提質增效。 展望下半年乃至更長週期,隨著銀髮經濟潛力釋放、居民保險需求升級,以及科技的持續演進,保險行業將迎來新的增長曲線。 Copyright 2025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acnnewswire.com

GA-ASI 再創航空新紀錄:YFQ-42A CCA 飛行測試

聖地亞哥, 2025年8月28日 – (亞太商訊 via SeaPRwire.com) – 由美國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General Atomics Aeronautical Systems, Inc., GA-ASI)設計與研製的 YFQ-42A 協同作戰飛機(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 CCA),目前正與美國空軍協同進行飛行測試。 這項歷史性成就延續了該公司快速打造新一代噴射動力無人平台的腳步。這些平台由美國空軍(USAF)主導,旨在確保制空優勢,同時在設計上兼顧快速量產、大規模生產以及合理成本。 GA-ASI 總裁 David R. Alexander 表示:「對美國空軍與 GA-ASI 而言,這是多麼重要的時刻!正因為彼此的合作,我們才能在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內完成 YFQ-42A 的建造與首飛。這是驚人的成就,我要向空軍的遠見致敬,也要向我們的開發團隊致敬,因為他們再一次為公司締造了歷史性的首次突破。」 YFQ-42A 是 GA-ASI 最新的無人噴射機,專注於空對空半自主作戰任務,並以 XQ-67A「離機感測站」(Off-Board Sensing Station, OBSS)所首創的「屬級-種級」(genus-species)概念為基礎。藉由先進的模型導向數位工程(model-based digital engineering),GA-ASI 不僅加速了研發時程,還最佳化了制空能力。YFQ-42 的自主核心,已透過 GA-ASI 獨家擁有的噴射動力 MQ-20 Avenger® 進行超過五年的飛行測試訓練。這種隱身性、專注於空對空的無人噴射機,加上經過學習的 AI 自主核心,將為未來戰場上的作戰人員提供決定性的優勢。 GA-ASI 的計畫重點在於建立一個高產能的生產環境,使美國空軍能夠在加速時程下達成生產超過 1,000 架 CCA 的目標。YFQ-42A 的地面測試已於今年 5 […]

GA-ASI Marks Another Aviation First with YFQ-42A CCA Flight Testing

SAN DIEGO, Aug 28, 2025 – (ACN Newswire via SeaPRwire.com) – The YFQ-42A 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General Atomics Aeronautical Systems, Inc. (GA-ASI), is now conducting flight testing in coordination with the U.S. Air Force. This historic achievement continues the company’s rapid creation of new, jet-powered uncrewed platforms chartered by the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