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出,美國在 AI 應變能力方面排名世界第一;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在關鍵指標上落後

(SeaPRwire)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一份新報告對各國在將人工智能(AI)立即納入其經濟的能力方面進行了評估,再次敦促決策者確保這種改變人生的技術「能夠惠及所有人」。

「在多數情況下,AI 可能會加劇整體不平等,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決策者可以努力防止。」IMF 在其數據的博客文章中寫道。「為此,這個儀表板回應了我們利益相關者對訪問該指數的重大興趣。」

該指數通過四個關鍵指標衡量一個國家的 AI 準備程度:數字基礎設施、人力資本和勞動力市場政策、創新和經濟整合以及監管。

該指數將各國分為五個檔次,評分從 0 到 1,得分越高代表 AI 準備程度越有利,評估了 174 個國家。

根據這些評級,美國和荷蘭以 0.77 的準備程度值位居榜首。其他評級很高的國家包括芬蘭和愛沙尼亞,得分為 0.76;紐西蘭、德國和瑞典,得分為 0.75;以及澳大利亞、日本和以色列,得分為 0.73。

台灣,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出乎意料地獲得了 0.67 的評級。

西方國家的競爭對手在評級方面表現不佳,中國為 0.64,俄羅斯為 0.56,伊朗為 0.38,委內瑞拉為 0.27。

印度,一個工業強國,自 2022 年開始迅速躍升為主要經濟體,其評級為 0.49。

在最不準備採用 AI 的國家中——位於最底部的國家包括南蘇丹,得分為 0.11;阿富汗,得分為 0.13;中非共和國 (CAR),得分為 0.18;索馬里,得分為 0.2。所有其他國家都獲得了 0.25 或更高的評級。

對於像阿富汗這樣的國家,IMF 缺乏有關經濟的數據,這可能扭曲了一些數據。朝鮮、也門、厄立特里亞和土庫曼斯坦等國家未出現在地圖上,因為它們「沒有」關於這些國家的數據。

IMF 警告說,其數據的收集和綜合「具有挑戰性」,並指出「全經濟範圍內整合 AI 的制度要求仍然不確定」。

「正如儀表板所示,不同的國家在利用 AI 的潛在好處和管理風險方面處於不同的準備階段。」IMF 寫道。

「例如,在發達經濟體中,大約 30% 的工作崗位可能會從 AI 整合中受益。」IMF 解釋說。「能夠利用該技術的工人可能會看到工資增長或生產力提高,而那些不能利用該技術的工人可能會落後。」

「年輕的工人可能會更容易利用機會,而年長的工人可能難以適應。」它補充說。

IMF 此前的分析確定,AI 將徹底改變大約 40% 的全球就業,這與歷史上的技術影響相一致。然而,AI 作為一項挑戰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也會影響高技能工作。在更發達的經濟體中,高達 60% 的工作崗位可能會受到影響。

IMF 在其新的分析中建議,經濟更發達的國家應該考慮擴大社會安全網,投資於培訓工人,並優先考慮 AI 創新和整合。

「這些國家還應該在全球範圍內相互協調,加強監管以保護人們免受潛在風險和濫用,並建立對 AI 的信任。」IMF 表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政策優先事項應該是通過投資於數字基礎設施和工人的數字培訓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