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德斯的極右翼政黨在荷蘭大選中領先,但執政之路不明朗

荷蘭議會選舉前夕的競選海報和內庭

(SeaPRwire) –   荷蘭選民將於10月29日星期三前往投票站,參加五年內的第三次全國大選,這次大選是在獨立總理迪克·舒夫(Dick Schoof)領導的右翼聯合政府之下。

政府於六月垮台,原因是吉爾特·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領導的極右翼自由黨(PVV)因移民政策分歧而退出聯合政府,距其上任不到一年。

近年來,荷蘭政治一直由極右翼崛起主導,自政府垮台以來,懷爾德斯的PVV在全國民意調查中一直領先。根據過去的高投票率——通常接近80%——預計將有大約前往投票,選出150個席次的眾議院議員。

以下是關於這次投票您需要知道的。

為何荷蘭再次舉行選舉?

這次選舉於六月觸發,當時來自執政聯盟,指責其夥伴阻撓他提出的停止所有尋求庇護者移民的提案。他的政黨退出使聯合政府失去多數席位,迫使舒夫及其內閣辭職。

懷爾德斯曾提出一份,重點關注移民和反伊斯蘭政策,包括凍結來自穆斯林多數國家的庇護申請、退出歐盟的自由流動機制、削減對外援助以及切斷與卡達和沙烏地阿拉伯的關係。

在PVV退出後,該聯合政府——由中右翼的新社會契約黨(NSC)、保守自由主義的自由民主人民黨(VVD)和農業黨派農民公民運動(BBB)組成——只剩下。八月,外交部長卡斯帕·費爾德坎普(Caspar Veldkamp)因以色列政策分歧辭職,凸顯了政府的脆弱性。

這次政府垮台發生在懷爾德斯的PVV於2023年11月選舉中取得壓倒性勝利,但未能組建穩定政府不到一年之後。懷爾德斯自2006年PVV成立以來一直領導該黨,去年放棄了總理職位的聲索,以將其他右翼政黨納入聯合政府。

最新民意調查顯示了什麼?

根據彙整的民意調查,截至投票前最後一週,懷爾德斯的自由黨以約20%的選票領先,預計獲得約34個席位。這比PVV在2023年贏得的37個席位略有下降,但仍足以讓懷爾德斯保持領先。

主要挑戰者是工黨(PvdA)和綠黨(GroenLinks)組成的左翼聯盟,民調顯示約有25個席位,以及中右翼的基督教民主呼籲黨(CDA),該黨在2023年只獲得5個席位後,目前已飆升至約23個席位。中間自由派聯盟預計將獲得約16個席位,而曾經佔主導地位的VVD——當時由現任NATO秘書長馬克·呂特(Mark Rutte)領導——民調顯示約有15個席位,較2023年的24個席位大幅下降。

呂特(Rutte)在2010年至2024年間曾擔任四屆荷蘭政府的總理及VVD領導人,之後因之前圍繞尋求庇護者的爭議而辭職。

儘管PVV領先,分析人士表示組建政府將充滿挑戰。CDA、VVD和PvdA–GroenLinks聯盟都已排除加入由懷爾德斯領導的聯合政府的可能性,使他沒有明確的多數執政之路。根據Ipsos的數據,近一半的荷蘭選民仍未決定,這突顯了選情的流動性。

懷爾德斯競選的主題是什麼?

懷爾德斯將其2025年競選活動集中在熟悉的議題上:嚴格限制移民、反對伊斯蘭教,以及「荷蘭優先」。開頭寫道:「這是你的國家!荷蘭已經滿了,人滿為患,擠得水洩不通。」

他承諾凍結庇護申請、禁止罩袍(burqa)和伊斯蘭教的禮拜召喚,並禁止公開販售阿拉伯語和「非西方」文本。懷爾德斯還提議禁止政府和軍事人員向阿拉宣誓,批評者稱此舉將有效阻止許多穆斯林從事公共服務。

在國內政策方面,他承諾將社會住宅租金降低10%、提高經濟適用房的收入門檻、擴大照護者的福利,並削減處方藥費用。

但他的競選核心仍然是反伊斯蘭綱領。懷爾德斯將自己的使命描述為保護「荷蘭文化免受伊斯蘭化」,認為只有PVV才能捍衛荷蘭的國家認同。

投票後會發生什麼?

一旦選票清點完畢,得票最多的政黨將被要求主導聯合政府談判——這個過程通常涉及多個政黨,可能需要數月時間。即使PVV獲勝,懷爾德斯兩極分化的聲譽以及主要政黨拒絕加入他,可能會再次使荷蘭陷入長期政治僵局。

預計這些分散的結果將反映歐洲更廣泛的趨勢,即極右翼政黨雖然人氣飆升,但往往難以將這種勢頭轉化為實際權力。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